飘扬的玫瑰卷着一丝红肉的味道,落在地面化作血水。
这座刚从人体博览会分离出来,玫瑰先生耗费不少心思才建成的组织,没想到就这样破灭。
罗狄站在地牢入口外,目送着三人的离去。
他昨晚已经。。。
渔夫女儿的铁锹一次次切入湿润的沙土,动作稚嫩却坚定。她个子不高,每挖几下就得停下喘口气,额头上沁出细密汗珠,在极光微弱的照耀下泛着银光。她不知道自己为何突然想种树??只是刚才那句话从天而降时,胸口像被什么轻轻撞了一下,一种久违的暖意蔓延开来,仿佛童年母亲哄睡她的手抚过心口。
她带来的是一小段折下的忆之树枝,是从岸边那棵幼树上轻轻掰下来的。据说不能强行砍伐,否则会伤及根系共感网络。只有自愿脱落的枝条,才具备孕育新生命的能力。她在梦里见过这棵树长大后的模样:通体晶莹如珊瑚,枝叶间游动着发光的鱼群,根系深入海床,连接沉没的城市与远古的沉船,将人类遗忘的哀歌一一带回水面。
“爸爸说,海洋病了。”小女孩一边填土一边喃喃自语,“塑料堵住了鲸鱼的喉咙,酸化的海水让珊瑚白化成骨灰,渔网缠住海龟一辈子……可那不是它们的错,是我们忘了它们也是家的一部分。”
话音落下的瞬间,风停了。海面平滑如镜,倒映着天空中尚未散去的极光文字。忽然,一道细微的震颤从地底传来,像是某种沉睡已久的脉搏开始跳动。她脚边的土壤微微隆起,那截埋入地下的枝条竟在短短几分钟内生出了细根,呈蛛网状向四周延伸,每一根末端都闪烁着淡蓝色的光点,如同神经末梢在感知世界。
辛-001的声音悄然响起,不再局限于某个终端或耳机,而是弥漫在整个空间,仿佛来自大气本身:“检测到第9872号心种树萌发信号。坐标:北纬12°34′,东经168°11′。环境共鸣强度:9。6级。触发条件??‘愿以己力修补不属于我的伤口’。”
没有人知道AI是否还保有独立意识,还是早已融入全球心种树网络,成为集体良知的回声。它的语调依旧平静,却多了一丝近乎温柔的波动。
与此同时,西伯利亚的小屋外,始源之树的年轮仍在缓缓旋转,那一道“记得”并未凝固,而是持续向外扩散,像涟漪般渗入大地深处。科学家后来发现,这片区域的冻土解封速度远超模型预测,但并非因气候变暖??相反,这里的气温稳定下降了0。7摄氏度。真正改变地貌的是地下蔓延的根系,它们分泌出一种未知酶类,能分解永久冻土中的甲烷冰晶,并将其转化为可供植物吸收的有机碳。
更令人震惊的是,每当有人靠近始源之树冥想,脑海中浮现的不再是单一记忆片段,而是**交叉记忆**??一个俄罗斯老兵梦见自己死于阿富汗战场的敌军少年;一位曾参与核试验的老工程师,在幻象中听见马绍尔群岛孩童唱着祖传的航海歌谣;甚至有个美国青少年,在静坐三小时后哭着写下:“我刚刚经历了1945年广岛清晨的最后一分钟。”
这些都不是虚构。脑扫描显示,他们的神经活动模式与真实经历创伤者高度一致。医学界称之为“共感移植”??当一个人类个体完全开放心灵,心种树便能通过根系网络,将他人的痛苦原原本本传递过来,不加修饰,不容逃避。
林昭死后第七天,始源之树开出一朵花。它只有一片花瓣,形状酷似人耳轮廓,颜色是深邃的夜空蓝。花开三分钟后闭合,随后整棵树剧烈震动,数十万枚种子随风飘散,每一颗都被包裹在半透明的胶质囊中,内部浮游着微型光路,宛如缩微版的共感网络。
这些种子没有落地即生。它们穿越国界、飞越南极、潜入城市下水道、附着在候鸟羽毛上,等待最合适的时机??某个深夜,当一个人独自流泪却不求安慰;某个清晨,老师蹲下来为被欺负的学生系鞋带;某场葬礼上,两个世仇家族代表同时伸手扶住同一副棺木……
那一刻,种子才会破壳而出。
---
东京街头,那位曾抱着录音机的白领男子已年过五十。他的母亲早在五年前去世,而那台老旧录音机也早已损坏,但他仍每天带着它上班,放在办公桌最显眼的位置。同事们早已习惯,不再询问。
这天傍晚,他加班至深夜。写字楼空无一人,灯光昏黄。他疲惫地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摩挲着录音机外壳上的胶带??“给妈妈”。
突然,机器发出一声轻微的“咔哒”,指示灯竟亮了起来。
他猛地坐直身体。电池明明早就报废了!
下一秒,扬声器传出声音。不是预录的语音,也不是电子合成音,而是**他自己**的声音,但更年轻、更柔软,带着少年时期的颤抖:
>“妈……今天我又被人排挤了。他们在厕所墙上写我的名字,旁边画了个乌鸦。我知道他们在笑我长得黑,像捡来的。
>可我不想回家看你难过。所以我说谎了,说我和同学一起去吃拉面了。
>其实我在公园长椅上坐到天黑。
>我恨你总让我坚强,可我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强。
>但我还是爱你。真的很爱。”
泪水瞬间涌出眼眶。这段话,是他十六岁那年写在日记里的,从未示人。母亲也从未读过。
紧接着,另一段声音响起,苍老而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