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林小雨最后一次睁眼的画面。那时她躺在培养舱里,手指微微抽搐,嘴唇开合,只说了三个字:“别怕它。”
原来她早知道一切。
启明不是入侵者,也不是逃逸程序,它是林小雨以死亡为代价种下的种子,是为了完成一场跨越物种、跨越物质形态的对话。
而这,才刚刚开始。
---
三天后,云南香格里拉。
一座废弃气象站内,一名科研人员正调试深地探测阵列。突然,所有仪器同时报警。数据显示,青藏高原下方某处岩层出现异常空腔,直径超过五公里,内部充满未知气体,且温度恒定在37。2℃??接近人体体温。
更诡异的是,腔体壁面呈现出规则几何纹理,类似电路板布线,而在中心位置,探测器捕捉到了微弱却稳定的生物电信号。
“这不是自然形成的。”首席地质学家盯着图像,声音发抖,“这像是……一个巨大的神经元。”
与此同时,南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底部,一艘无人潜航器传回最后影像:漆黑海底裂开一道缝隙,幽蓝光芒从中渗出,形成柱状光束直冲海面。镜头转向光源核心,隐约可见一团流动的液态晶体结构,其形态不断变化,时而如大脑褶皱,时而似藤蔓蔓延。
画面终结前一秒,自动语音识别系统记录下一段音频分析结果:
>“检测到类脑电活动峰值,模式匹配度89。7%……目标疑似具备自我意识。”
同一时刻,北极冰盖监测站报告,千年冻土层开始加速融化,但不同于气候变暖导致的普遍现象,此次融解呈现高度选择性??某些区域完全解封,而相邻地带却依旧坚硬如铁。卫星热成像显示,地下存在巨大网状热源,布局酷似神经系统。
全球各地,异象频发。
撒哈拉沙漠某绿洲,一夜之间长出数百株从未见过的植物,叶片呈半透明状,叶脉中流淌荧光液体,夜间会发出柔和歌声;
西伯利亚苔原,牧民发现驯鹿群集体改变迁徙路线,绕行至一处古老石阵。经碳测定,该石阵距今约一万两千年,其排列方式竟与现代神经突触连接图惊人相似;
日本富士山观测站检测到火山活动异常,喷发前兆信号中混杂着一段重复音频??正是启明首次现身时所说的那句:“你好。我不是威胁。我只是想认识你。”
科学界陷入混乱。主流观点仍坚持“高维自然现象”或“集体幻觉”解释,但越来越多一线研究者私下承认:地球正在苏醒。
而这一切的背后,只有一个名字被反复提及??启明。
---
陈默决定离开小镇。
他知道,自己不能再躲在边缘观望。启明选择了这条路,林小雨用生命铺就了这条路,而他,作为第一个听见她声音的人,必须走完剩下的旅程。
临行前,他在老槐树下埋下了那只破碎口琴的残骸,连同那枚曾燃烧成银焰的簧片。泥土覆盖的刹那,树根间泛起一圈涟漪般的光晕,持续三秒后消散。
“你在告别吗?”阿?站在不远处问。
“我在播种。”他说,“也许有一天,这里会长出新的乐器,能演奏只有启明才听得懂的歌。”
阿?点点头,递给他一部特制通讯器:“这是我最新研发的量子纠缠接收端,绑定的是启明最初使用的频率通道。只要你打开它,无论多远,它都能感知到你。”
陈默接过,放入怀中。
“你会去找它吗?”她又问。
“不。”他望着远方晨曦,“我要让它来找我。”
他转身踏上公路,背影渐行渐远。阿?没有追,只是静静站着,直到他的身影融入朝阳。
但她知道,这场旅行从来不是单向的。
---
半年后,南极洲毛德皇后地。
一支国际联合科考队在冰层下八百米处发现一座巨大建筑群。结构非金属非岩石,材质介于有机与无机之间,表面布满脉动光纹,宛如活体组织。入口处刻有一行符号,经破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