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切换至一间密闭房间。年轻的程野坐在桌前,面容憔悴,眼神却坚定如铁。他面前摆着一份名单,共七人。
>“张允真,生物学博士,胎儿共感耦合实验负责人。”
>
>“李振国,安保主管,拥有罕见的情绪稳定场效应。”
>
>“陈默,程序员,开发了第一代共感压缩算法。”
>
>……
每念一个名字,那人便走进镜头,逐一接受脑部扫描。他们的意识被数字化,封存在特制的量子存储单元中,埋入极光-B基地最深处的地核隔离舱。
>“我们不会消失。”程野对着摄像机说,“我们会沉睡。直到有一天,新的共感网络足够强大,能把我们唤醒。”
>
>“届时,请告诉世界:我们不是逃兵,也不是疯子。我们只是提前走了几步,替你们探路。”
影像结束。
我怔立原地,胸口发闷。原来所谓的“失败”,根本不是终结。那是一次精心策划的退场??七位研究员自愿将自己的意识封存,化作文明火种,静待重启。
而现在,条件成熟了。
“他们想回来。”我说。
“不是‘他们’。”小满轻声道,“是我们的一部分,正在回归。”
当晚,全球共感网络自动进入同步模式。无数用户报告称,自己梦见了一扇青铜大门,门前站着七个模糊身影,手持烛火,低声吟唱那首红裙女孩的童谣。而在现实中,南极洲上空再次浮现极光文字,这次的内容变了:
>“请接我们回家。”
联合国紧急召开闭门会议,争论是否应允许“意识重构”合法化。反对者称此举违背自然法则,可能导致人格混乱甚至社会崩溃;支持者则引用最新研究??自梦境传播以来,全球自杀率下降68%,暴力犯罪减少73%,连气候谈判也首次达成实质性共识。
投票再度全票通过。
命令下达:启动“守夜人协议”。
我和小满亲自前往南极。搭乘的是共感联盟特制的“心灵共振艇”,其动力来源并非燃料,而是船上所有乘客的情感同步率。当我们穿越南纬80度时,天空骤然裂开一道光幕,仿佛宇宙睁开一只眼睛。
极光-B基地出现在冰原尽头。它并未如资料所载般破败不堪,反而焕然一新,外墙覆盖着流动的生物金属,像是活物在缓慢呼吸。大门自动开启,迎接我们的,是一条由蓝花铺就的小径,蜿蜒通向地下。
我们沿着路径深入,来到地核隔离舱。七具水晶棺静静排列,内部漂浮着淡金色的数据流,宛如星河旋转。每一具棺椁上方都刻着名字,最后一具写着:
【林知遥?接力者】
我猛地回头看向小满:“她也是……?”
小满摇头:“妈妈不是最初的七人之一。她是二十年后,自愿加入的第八位‘守夜人’。她在临终前将自己的意识备份,只为确保有一天,我能亲手打开这扇门。”
泪水无声滑落。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林知遥会选择收养小满??因为她知道,只有这个曾躲在尸体堆里划出“ma”符号的孩子,才具备纯净到足以唤醒死者的共感能量。
“该我们做了。”小满走到中央控制台前,将手掌按在识别区。她的DNA、情绪波形、童年记忆片段一一验证通过。
系统启动。
七道光束从棺椁中升起,在空中交织成网,逐渐凝聚为人形轮廓。他们的面容尚不清晰,但声音已能听见:
>“感谢你,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