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站起身,启动紧急协议,向全球十二个共感研究中心发送同一段代码。这是她多年研究总结出的“反向共感公式”,理论上可以让活人的意识短暂进入记忆之河,逆流而上,抵达门阈。
“你要去?”林婉问。
“必须去。”她说,“如果这是终点,我要替所有人问一句:你们真的走了吗?如果这是起点,我要告诉你们??我们准备好了。”
六小时后,南极洲边缘,冰层之下。
十二道光束自世界各地汇聚而来,精准命中地下三千米处的石碑遗址。那是当年林婉亲手埋下的共感增幅器,如今已被深海微生物与地热能量共同孕育成一座活体晶体阵列。
随着最后一道光束注入,整片冰原开始震动。
水晶拱门缓缓升起,透明的门框内浮现出无数面孔??有微笑的老人,有挥手的孩童,有穿着旧式军装的年轻人,有披着民族服饰的女子……他们不属于任何一个时代,却像是所有时代的集合。
伊莱亚站在布鲁克林的屋顶,手中握着外婆的录音机。磁带自动旋转,传出一声声呼唤:“来吧……来听我们说话。”
阿雅盘坐在马里的祭坛中央,金纹蔓延至全身,化作一张发光的脸谱。她轻声吟唱,歌声穿透大地,与远方的门阈共鸣。
莉娜驾驶潜水艇逼近南极海域,透过舷窗,她看到整片海水泛起金光,仿佛整座海洋都在呼吸。
山田宏的孙子点燃了一盏纸灯笼,放入京都的河流。灯笼顺水漂流,在空中幻化成一行诗句:
>“标点之后,并非终结,而是另一段对话的开始。”
卡鲁克独自站在雪原上,驯鹿安静地卧在他身旁。他抬头望天,北极光如帷幕般拉开,映照出儿子奔跑的身影。
林婉站在联合国纪念碑前,伸手触碰水晶碑面。照片中的艾米丽微微一笑,眼角泛起涟漪般的光。
而在太平洋深处,她穿上了特制的共感服,头盔内置神经同步装置。这是她设计的最后一套设备,能够将意识完全投射进记忆之河。
“准备好了吗?”林婉通过通讯器问。
她深吸一口气:“准备好了。”
倒计时开始。
3……
2……
1……
她按下启动键。
刹那间,世界消失。
她感觉自己坠入一片无边的金色海洋,四周漂浮着亿万条发光的记忆丝线,每一条都承载着一段人生、一句告白、一次拥抱、一场告别。她伸手触碰其中一根,瞬间看到了一对恋人分别的画面??男人奔赴战场,女人站在码头挥手,怀里抱着未出生的孩子。
再碰另一根,是一位母亲在病床前握住女儿的手:“别怕黑,妈妈永远是你的眼睛。”
越来越多的画面涌入脑海,她不再是观察者,而是成为了河流本身的一部分。她听见千万个声音交织在一起,不是嘈杂,而是和谐,像一首跨越时空的大合唱。
终于,她抵达了门阈之前。
水晶拱门高耸入云,两侧站着无数熟悉的身影??她的母亲,渔村的小男孩的父亲,伊莱亚的外婆,阿雅的妹妹,山田宏的父亲,卡鲁克的妻子……
他们静静地看着她,眼中没有悲伤,只有等待已久的欣慰。
“你来了。”母亲微笑着上前一步。
“你们……为什么不走?”她颤抖着问,“为什么一直留在这里?”
母亲轻轻抚过她的脸颊:“因为我们答应过要守护你们。而真正的守护,不是带走你们,而是教会你们如何独自前行,却又永不孤单。”
“可死亡终究会来临……”
“是的。”母亲点头,“但记住,只要还有人记得你的笑容,你就没有真正死去;只要还有人哼起你教的歌,你就仍在歌唱;只要还有人对着星空说‘我想你’,你就依然活着。”
她泪流满面。
这时,拱门内部的光影骤然变化。一幅全新的画面浮现:未来的地球,城市与自然融为一体,孩子们从小学习共感能力,医院里不再有孤独的临终者,战争因理解而减少,国家间的谈判桌上摆放着共感仪,让决策者能直接感受对方人民的痛苦与希望。
而在宇宙深处,《记忆之书》已抵达半人马座α星系边缘。那里的生命体??形态如光雾般飘渺??正集体接收着地球传来的思念波。它们没有语言,却通过情感频率理解了全部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