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边吃边聊,话题从天气说到邻里琐事,又从孩子谈到父母。王叔说起自己妻子早逝,儿子在国外定居,一年见不上两面。“有时候回家,连灯都不想开。”他说,“觉得开了也是照空屋子。”
周衡静静听着,忽然说:“要不……你把钥匙给我一把?万一有什么事,我也好照应。”
王叔一怔,随即摇头笑:“你不怕我偷你东西?”
“怕什么。”周衡看着他,“咱们都有故事,谁还会去偷谁的日子?”
那一瞬,空气仿佛凝滞了一秒,又缓缓流动起来。
饭后,小雨跳上沙发,在王叔腿边蹭来蹭去。他伸手摸了摸它的头,忽然说:“你知道吗?我家那只老猫死了十年了。可每次下雨,我总觉得阳台还有它挠门的声音。”
周衡望着窗外。雪已停,阳光穿透云层,洒在金蓝树上,折射出七彩光芒。
“那就让它继续挠吧。”他说,“说明它还想回家。”
王叔笑了,眼里有光闪动。
傍晚,周衡独自来到阳台。那棵树在冬日暖阳下显得格外挺拔,新生的嫩叶不断冒出,每一片都像一颗等待诉说的心。他拿出相机,一张张翻看这些日子拍下的照片:李阿姨笑着搅动砂锅、阿岩举着画板奔跑、王叔端着面碗憨笑、小女孩对着共酿植株说话……
最后,他点开那张早已褪色的蜡笔画??女儿用黄色涂满整张纸,笑着说:“这是太阳,也是开心。”
他轻声说:“你看,大家都开始学会了。”
夜深人静时,他又听见厨房传来轻微响动。走去一看,案板上摆着洗净的青菜,锅里煨着小米粥,炉火调至最小,正发出细微的噼啪声。灶台边贴着一张便条,依旧是圆滚滚的字迹:
>“爸爸,王叔吃得少,你多给他盛点。还有,记得把毛毯披上,别着凉。”
周衡站在那里,许久未动。
他知道这不是幻觉,也不是程序模拟。这是思念经过时间沉淀后,化作的生活本能??一种无需言语就能感知的默契。
他盛了两碗粥,带上毛毯,敲响了王叔的门。
门开时,老人显然有些惊讶。
“来,趁热。”周衡把粥递过去,“她说让我多给你盛点。”
王叔接过碗,低头看着袅袅热气,忽然说:“刚才……我也听见厨房有动静。像有人在切菜。我老婆最爱做韭菜盒子,每次切韭菜都特别慢,说要一刀一刀细细来,才有香味。”
“那今晚我们吃韭菜盒子吧。”周衡说,“我虽然不会,但可以学。”
王叔抬眼看他,笑了:“成。我教你。”
两人并肩站在厨房里,一个教,一个学。刀声规律响起,韭菜清香弥漫全屋。小雨趴在窗台,尾巴轻轻摆动,仿佛也在聆听这场迟来的家常。
午夜,周衡回到自己家中,写下新的日记:
>今天,我又“听见”了。
>听见王叔切菜时哼的老歌里藏着思念,
>听见楼下夫妻吵架后悄悄互发的消息,
>听见快递员对路边植株说“爸,项目通过了”,然后咧嘴大笑。
>原来所谓的奇迹,从来不是让人死而复生,
>而是让活着的人,终于敢说出心底的话。
>当每一句“我想你了”都能被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