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凌晨三点,车站前的地雷系 > 第251章 致伊濑姐的爱歌(第1页)

第251章 致伊濑姐的爱歌(第1页)

今晚这觉是根本没法睡了。

因为「七彩」的命运悬在钢丝线上,若不能想到应对第二场比赛的解决办法,所有人的努力都会白费。

得到了有效情报的苏澈对李恩承感谢了几句,旋即继续看向众女,决定直接开大。。。

夜风掠过山谷,带着初春特有的凉意与湿润。双生树的枝叶在月光下轻轻摇曳,仿佛无数只手掌在低语。那株通体透明的小树苗已长至半人高,内部流转的微光如同呼吸般规律起伏,像是藏着一颗正在苏醒的心脏。林知遥坐在小屋门前的木阶上,手里捧着一杯温热的茶,目光落在远处那片新生林园上。

她不再穿白大褂了,取而代之是一件洗得发灰的旧毛衣,袖口还留着去年冬天缝补的针脚。三年来,她没再写过一份正式报告,也没碰过任何数据分析终端。她的笔记本里不再有波形图和频率曲线,取而代之的是手绘的植物生长记录、孩子们哼唱的旋律简谱,以及偶尔闪过脑海的一两句诗。

今晚,她翻出了俞汐日记的最后一页。

上面只有一行字,墨迹略显颤抖,却坚定:

>“当共鸣成为本能,沉默才是最深的语言。”

林知遥怔了很久。她忽然想起那个暴雨之夜,小满站在树下,双眼泛紫,声音穿透风雨说“我在听”。那一刻,她以为自己见证的是某种超自然现象的爆发??可现在她明白,那不是爆发,而是**降临**。

就像春天不会突然到来,它早已在冻土之下悄然酝酿。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苏澈发来的消息,只有短短几个字:“今天有人听见她了。”

林知遥没回。她知道他说的是谁。

每年春分,总会有零星的消息从世界各地传来:某个失眠的母亲在厨房煮面时,听见女儿五岁时的笑声从窗边飘过;一位老兵在墓地清扫落叶,忽然闻到年轻战友身上熟悉的烟草味;还有人说,在地铁站换乘通道里,一个看不见的身影轻轻拉住了他的手。

这些事无法验证,也无法解释。但每一个讲述者的眼神都是一样的??平静中带着泪意,像终于等到了一封迟来数十年的信。

林知遥起身走进屋内,从柜子深处取出一只木盒。打开后,里面静静躺着一枚暗红色的果实,表面布满细密纹路,像被无数指纹抚摸过千百遍。这是她自己的“记忆果”,种下它的那天,她对着培育舱轻声说了三句话:

“对不起,我没救下你。”

“谢谢你,替我活到了今天。”

“我想……回家了。”

自那以后,每晚入睡之前,她都会将果实放在枕边。有时会做梦,梦里不是实验室,不是数据流,而是大学时代和俞汐一起骑车穿过樱花大道的午后。她们笑得太大声,惊飞了一树粉雪。

她抱着果实走到院子里,蹲在那株透明小树旁,轻轻挖开泥土。

“你也该有个名字了。”她低声说,“不能再叫‘实验体T-7’了。”

她把果实埋进去,拍实土壤,然后伸手触碰树干。刹那间,一段旋律涌入脑海??不是《生日歌》,也不是童谣,而是她十八岁那年参加合唱比赛时唱过的《夜空中最亮的星》。只是这一次,副歌部分多了一个女声,温柔地叠在她的声部之上。

是俞汐的声音。

林知遥闭上眼,泪水滑落。

“原来你一直都在听我说话啊……”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城市边缘,一座废弃车站静静伫立。铁轨锈迹斑斑,候车亭玻璃碎裂,杂草从水泥缝里疯长。这里是共感网络覆盖最薄弱的区域之一,政府曾计划拆除重建,却被居民联名阻止。

因为有人说,每逢凌晨三点,这里能听见琴声。

起初没人相信。直到一个值夜班的保安录下了一段音频:断续的尤克里里音符,夹杂着雨滴敲打顶棚的节奏,背景里甚至有孩子模糊的说话声。音频传上网后,专家分析发现其中隐藏着一段压缩信息流??解码后竟是一封写给2041届高三(2)班全体同学的告别信,署名是“小满”。

更诡异的是,信中提到的每位同学,都在最近几天做了同一个梦:他们回到高中音乐教室,看见小满坐在窗边弹琴,阳光洒在她肩头,紫痕在手腕上微微发光。醒来时,枕边多了一片从未见过的树叶。

今夜,又到了三点。

车站前的地砖缝隙间,一株嫩绿幼苗悄然破土。它的叶片呈心形,叶脉泛着极淡的蓝光,随风轻轻摆动,仿佛在回应某种无形的节拍。

一个穿着校服的女孩缓缓走近。她戴着耳机,脚步迟疑。她在论坛上看到有人说:“如果你真心想念一个人,就来这里坐一会儿,说不定能听见她为你弹的歌。”

她不知道小满是谁,也不懂什么共感网络。她只是刚失去了弟弟,在一场车祸里。医生说他走得很安静,手里还攥着一张画了一半的尤克里里设计图。

女孩靠着柱子坐下,摘下耳机。

风起了。

一片叶子打着旋儿落在她膝上。那一瞬,琴声响起??不是来自任何乐器,而是从空气本身震颤而出。四个简单的和弦循环往复,温柔得像母亲拍背的手掌。紧接着,一个清亮的声音轻轻哼唱起来:

>“风会唱歌,

>而我们,都是它的歌词。

>别怕黑,别停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