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每天清晨都要朗读一遍,然后才开始练功。
某夜,余长安独坐院中,仰望银河。手机震动,联合国秘书长来电:
“各国代表提议,将今日定为‘全球觉醒日’,并授予你‘人类精神守护者’称号。”
“拒绝。”余长安直接挂断。
片刻后,他又补发一条短信:“请把经费拨给基层武馆建设。真正的守护,不在奖章上,在每一个愿意站出来喊‘我要练拳’的人心里。”
风吹过檐铃,叮咚作响。
他知道,未来仍会有新的红莲计划,会有更精密的控制手段,会有以“爱”为名的枷锁。但他也看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武馆,不再追求速成绝技,而是认真练习每一个基础动作;越来越多父母带着孩子报名“国术启蒙班”,只因听说“练武的孩子不怕欺负”;甚至一些AI工程师开始研究如何将“武德”写入算法底层逻辑。
文明的火种,正在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一个月后,一个戴着帽子的小女孩来到长安堂门前,怯生生地说:“我……我想学拳。”
“叫什么名字?”小川问。
她低头搓着手:“他们叫我B-07……但我妈妈以前叫我朵朵。”
余长安走出来,蹲下身,平视她的眼睛:“朵朵,想学拳,得先学会一件事。”
“什么事?”
“大声说出:‘我要练拳!’”
小女孩咬唇,深吸一口气,终于喊了出来:“我要练拳!”
声音不大,却清亮坚定。
余长安笑了,牵起她的手走进院子:“好,今天第一课??站桩。”
夕阳西下,十七个孩子排成两列,在老师带领下静立于晚风之中。他们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一直延伸到门外街道,与城市的灯火融在一起。
而在地球另一端,南极冰层深处,那座古老石城的最底层,一块尘封万年的石板悄然翻转。其上浮现出一行无人认识的文字,却与余长安体内《归源诀》最后一章的符文完全吻合。
与此同时,昆仑山顶,守灯人村落的篝火旁,百岁老人再次睁眼,望着极光喃喃:
“来了……真正的传承,开始了。”
余长安并不知晓这些异象。
他只是轻轻拍正一个孩子的肩膀,柔声道:“重心再下沉一点,对,就是这样。记住,桩要稳,心才能定。”
夜幕降临,万家灯火。
而在无数盏灯下,有人正在扎马步,有人在教孩子认武德经,有人在日记本上写下:“今天,我终于敢对霸凌者说不。”
这才是国术。
不是杀人之术,是立人之道。
不是争霸天下,是守住本心。
余长安站在院中,听着孩子们均匀的呼吸声,感受着脚下土地的脉动。他知道,自己不再是那个孤身闯深渊的战士,而是一粒种子,落在时间的土壤里,等待春天。
风起了。
铃响了。
拳,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