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君越听得心潮澎湃,仿佛看到了自己与大伯联手,在临江权力核心占据一席之地的未来图景,他激动地保证道:“大伯,您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我一定寻找合适的机会,在桐书记面前好好替您进言,让桐书记充分了解您的能力和忠心!”
“好!好!我们秦家的未来,就看你的了!”秦峰用力拍了拍秦君越的肩膀,眼中满是期许。
此刻,市长刘葆亚家中,他正站在书房的窗前,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同样在思考着下一步的棋该怎么走。
省里主要领导态度暧昧,让他有些失望,但也更加坚定了他必须先在市级层面打开突破口的决心。他预见到常委会上必然会有的反对声音,也已想好了应对之策。
“试点……江北区……”他喃喃自语。唐城河的务实能干他信得过,陆轩的机敏和韧性他也看在眼里。这是一步险棋,但面对重重阻力,这或许也是一步能够迂回前进、最终盘活局面的妙棋。关键在于,如何把这步棋走稳、走实。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唐城河的号码。
“山河,睡了吗?”
“刘市长?还没,正在看东部新城的规划图,我们正在考虑要在哪个区块划出一块地方,专门搞‘互联网经济’才最好?”电话那头传来唐城河清晰而沉稳的声音。
“‘互联网经济’试点的事情,要抓紧筹备。”刘葆亚言简意赅,“你尽快组织人手,拿出一个详细务实的试点方案出来。需要市里什么政策支持,或者遇到什么阻力,让陆轩整理后直接报给我,我来协调。”
“是,刘市长!我明天就着手安排,尽快把初步方案拿出来!”唐城河的声音带着振奋与决心。
“记住,”刘葆亚语气凝重地叮嘱,“要低调,要务实,关键在于做出实效,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肯定会有人盯着,等着看笑话,所以我们每一步都必须走得扎实。”
“明白!请市长放心!”
放下电话,刘葆亚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一场关于临江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无形博弈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而江北区,就是他精心选定的,这场博弈的前沿阵地和希望火种。
夜更深了,城市的霓虹依旧闪烁,勾勒出临江市的轮廓。
夜晚渐渐归于平静,然而政坛的变幻正在暗潮汹涌。
陆轩将父亲送回家后,自己也回到了住处。他并没有立刻休息,而是打开电脑,开始梳理关于‘互联网经济’试点的初步思路和可能遇到的挑战。
他知道,前路注定不会平坦。秦君越的敌意、桐书记的冷眼、省里领导的推脱、以及旧有发展模式的惯性,都是前进路上需要跨越的障碍。但在他看来,这些外部因素固然重要却并非决定性。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对时代发展趋势的敏锐把握,来自于为地方谋发展、为民造福的初心,更来自于脚踏实地、不畏艰难的扎实行动。
灯光下,他的眼神坚定而明亮,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陆轩觉得,自己得多做些准备,更应该多些思考,以备应付接下来可能出现的情况变化。
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天晚上,史勋伟给市委副书记严良刚打了电话,汇报了一个问题:老板肖建毫、稽昆城今天来找他了,说他们前期一直在按照桐书记、严书记的意思进行高标准整改、重建,项目建得比要求得更好,可是他们亏本亏大了,银行的贷款又快到期了,资金链可能面临断裂,接下去不知道该怎么办?请他向严书记和桐书记报告,支持、关心一下他们。
严良刚不紧不慢地说,桐书记和我的支持、关心马上就来了,明天就是市委常委会,将会给下一步的经济发展定调子,他们的房地产、基建工程都将是市里重点发展的产业,银行贷款也就顺理成章地对他们倾斜,还用担心什么?
史勋伟听到这话,顿时惊喜不已:“要是这样,那就太好了!我立马把这个消息转告他们。”
“对啊,你告诉他们,稍安勿躁,难熬的日子马上过去了,大鱼大肉马上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