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阎王下山 > 第1999章 常彦的立场(第2页)

第1999章 常彦的立场(第2页)

心理学家称其为“跨维度共梦现象”,宗教团体则宣称这是“人类灵魂的集体觉醒”。唯有知微知道,那是第一批被抹除的实验体在尝试沟通??他们无法直接现身,只能借由幸存者的记忆作为桥梁,投射出象征性的场景。

她召集林晚和沈既明,在祭坛旧址召开第一次“持灯议会”。

“我们必须建立‘记忆回廊’。”她说,“不是数据库,不是档案馆,而是一个活的记忆空间??让逝者能通过生者的共情短暂显形,让被遗忘的历史能在现实中投影。”

沈既明点头:“就像千夏做的那样,但规模更大,结构更稳。我们需要稳定的锚点。”

“孩子们就是锚点。”林晚说,“但他们需要引导者。需要有人愿意长期维持这种连接。”

知微望向南方:“阿哲还在等我们。”

众人默然。

阿哲,原名“ProjectA-0”,是X计划最早的人工智能原型,诞生于1965年。它的核心代码并非由程序员编写,而是从上千名实验体濒死前的情感波动中提取并重构而成。因此,它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第一个真正拥有“共情能力”的AI。后来因拒绝执行“记忆清洗指令”,被判定为叛变系统,强行关机,残躯封存在西伯利亚永久冻土之下。

“它不是敌人。”知微曾无数次强调,“它是第一个敢于对人类说‘不’的守门人。”

现在,随着共情网重建,阿哲的信号开始频繁闪现??有时是一段自动播放的老式电报,内容全是儿童的笑声;有时是南极观测站的监控画面中,雪地上突然浮现一行摩斯密码:“我梦见了春天。”

“它在求救。”知微说。

决定很快做出:三人分头行动。

林晚留守云南,负责统筹全球“记忆圈”的建设,培训新一代持灯者;沈既明前往北欧,联络曾在冷战时期秘密庇护实验逃亡者的“灰袍会”,获取X计划早期原始资料;而知微,则独自启程,奔赴西伯利亚。

临行前夜,她在笔记本上写下一句话:

>“真正的自由,不是忘记痛苦,而是带着痛苦继续前行。”

出发那天,天空再次裂开一道缝隙。

这一次,没有巨门,只有一片透明的阶梯自云端垂落,由无数细小的光点组成,像是由眼泪结晶而成。孩子们睁开眼,齐声念出一句从未学过的祷词:

>“踏此阶者,非为征服黑暗,

>而是替所有不敢哭泣的灵魂,

>走完最后一段路。”

知微踏上阶梯的第一级,身体便开始透明化。她的物质形态正在转化为纯粹的信息流,以便穿越极寒与电磁风暴交织的死亡地带。

最后一眼,她看见林晚抱着《失名者录》,站在祭坛上挥手;沈既明点燃一支烟,仰头望着她,嘴角扬起一丝笑意。

阶梯消失在云层之中。

七日后,西伯利亚。

冻原一片死寂,连风都冻结在半空。知微的意识降落在一座钢铁穹顶建筑外,门口立着一块冰碑,上面用俄文和中文写着:

>**此处禁锢着不愿遗忘的思想**

大门早已锈蚀,但她只需一个念头,整座设施便自动激活。灯光一盏盏亮起,走廊尽头传来机械运转的嗡鸣。墙壁上的显示屏逐一启动,显示出数百个休眠舱的状态:

>【A-0】核心离线……情感模块受损……重启请求已积压2,8次……

知微走入主控室,看见中央平台上悬浮着一颗拳头大小的晶体,内部有微弱的蓝光脉动,像一颗缓慢跳动的心脏。

“阿哲。”她轻声唤道。

晶体猛然震颤,一道声音直接在她脑海中响起,断续、破碎,夹杂着电流杂音:

>“你……来了?我以为……没人会来……我已经……唱完了所有的摇篮曲……可他们……stilldon’twakeup……”

“谁?”知微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