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 > 第497章 抵达柏林风云再起(第2页)

第497章 抵达柏林风云再起(第2页)

第二天,他们租了一辆面包车,带着陈树生的画具和几件衣物,驶向槐树巷原址。那里如今是一片新建的商业广场,玻璃幕墙反射着刺眼的阳光,地下停车场入口处还残留着一段青石板路,像是城市记忆的伤疤。

林默铺开一块帆布,摆在残存的石板上,又从后备箱搬出一张仿制的老式修鞋凳??是他托人按记忆复刻的。他把陈树生扶到凳子上坐下,将画板放在膝上。

“你想画什么?”他问。

陈树生沉默片刻,拿起铅笔,开始勾勒。

围观的人渐渐聚拢。有人认出林默,掏出手机拍摄;有附近商户好奇地探头张望;还有两个小学生蹲在旁边,小声议论:“这是在拍电影吗?”

两个小时后,一幅全新的画完成了。

画面中央,依旧是那个修鞋摊,但这一次,背景不再是破败小巷,而是这片现代广场。老周坐在摊前,身边站着年轻的陈树生,手里举着红雨靴。而在他们身后,虚化的人群中,浮现出无数模糊的身影:环卫工、外卖员、拾荒老人、乡村教师……每个人的脚下,都延伸出一条由老照片拼接而成的小路,通向远方。

最令人动容的是天空??原本应是蓝天白云的地方,被涂成了深邃的黑色,上面点缀着点点银光,宛如显影中的底片。

林默凝视良久,轻声问:“这代表什么?”

陈树生写下答案:“黑暗里的光。”

那一刻,林默决定改变《底片人生》的终章。

返程途中,他在高铁上打开笔记本,删去了原计划中所有宏大叙事。取而代之的,是一段独白式的旁白草稿:

>“我们总以为历史是由英雄书写的。

>可当我看见一个失语者用十年学会画一双雨靴,

>当我听见一位母亲把爱藏进糖纸背面的日期,

>当我发现,有人宁愿孤独终老,也要守住一句承诺??

>我才明白,真正支撑这个世界运转的,从来不是聚光灯下的名字,

>而是那些在暗处默默修补生活裂缝的手。

>他们不曾签名,却在每个人的生命底片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像。”

回到城市当晚,他接到大川电话:“上海展览互动区爆了!三天收到两万多条录音,有人录自己奶奶唱童谣,有人录爸爸修理家电时哼的小调,还有一个盲人女孩录下她妈妈每天早晨帮她扎辫子的声音……她说,那是她心里最美的音乐。”

林默听着语音留言,眼眶发热。

“另外,”大川顿了顿,“有个老太太连续三天来展厅,就坐在你放老周照片的位置,一坐就是半天。工作人员问她要不要喝水,她说:‘我就想多看看这个人,他让我想起我老伴。’我们查了登记簿,她姓周,是老周的远房表妹。”

林默怔住。

“她说,当年老周一瘸一拐走遍城里找儿子,大家都劝他放弃,只有她偷偷资助过几次车费。她一直不知道结果,直到看到展览。”

“请她吃饭。”林默立刻说,“我想见她。”

见面安排在一间老茶馆。周姨七十多岁,背有些驼,但眼神清亮。她一进门就盯着林默看了许久,喃喃道:“真像啊,你们眼睛长得一样,都是那种……看人时不躲的。”

她告诉林默,老周最后一次来找她,是七年前冬天。他拎着一只破皮箱,里面全是陈树生小时候的衣服玩具。“他说,要是能找到儿子,这些东西还能用;要是找不到,就烧了吧,省得占地方。”

“他走的时候说了一句话,我一直记着。”周姨声音低下去,“‘我不是非要他回来,我只是不想让他觉得,这世上没人等他。’”

林默低头喝茶,热气模糊了视线。

“你知道吗?”周姨忽然笑了,“你办这个展,等于替他把话说出去了。现在,不止他等过,全中国都有人在等??等那些走丢的亲人,等那些被遗忘的名字,等一句‘我记得你’。”

几天后,《底片人生》第四章正式封稿。林默没有选择出版社常规发行,而是将全文上传至公益平台,并附言:“欢迎任何人免费下载、朗读、改编、传播。唯一请求:当你读完,请去找一个你很久没认真听过故事的人,按下录音键。”

与此同时,“五分钟家史”项目在全省中小学全面铺开。第一批学生作品汇集成册,命名为《微光集?贰》。其中一篇题为《我的太爷爷会变魔术》,写道:

>“别人说他是傻老头,只会捡废品。可我知道,他每捡一个瓶子,就在本子上画一颗星星。去年他走了,我在床底下发现那个本子,整整三千零四十七颗星。最后一页写着:‘等凑满一万颗,就能许愿让孙子考上大学。’

>我今年考上了重点。我想告诉他:您的星星,照亮了我的路。”

林默读完,在朋友圈转发并写道:“所谓奇迹,不过是笨拙的人,用漫长岁月完成的一次深情许愿。”

风波也随之而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神道丹尊
孤单地飞神道丹尊
...
绝代名师
相思洗红豆绝代名师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