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 > 第497章 抵达柏林风云再起(第1页)

第497章 抵达柏林风云再起(第1页)

“小瑾,你怎么瘦了这么多?”

颜宁来到了两人的面前,不可置信的看着陈瑾,简直跟新闻上完全两个人?

整个人身形消瘦,不会是……

好吧,又来了一个误解的。

陈瑾赶忙道:“叔叔阿姨,。。。

林默醒来时,窗外的月光已经偏移,斜斜地切过书桌一角。他发现自己伏在《底片人生》的手稿上睡着了,脸颊还压着未干的墨迹。他轻轻抬手,指尖抚过那行“别怕,我还在拍”,仿佛那是某种誓言的落款。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阿阮发来的消息:“Z-417那个账号,我们顺着IP查到是在南方一家康复中心,名字叫陈树生??和老周当年报失的儿子同名。但那边说病人不常说话,最近才开始接触绘画治疗。”

林默盯着屏幕,心跳微微加快。他回了一句:“把画扫描件发给我,我要去一趟。”

“你疯了?下周就是‘五分钟家史’全省启动会,教育局点名要你发言。而且……你现在出门,媒体肯定盯上。”

他看着这句话,忽然笑了。笑自己什么时候也开始被“行程”绑架了。他打字回复:“如果我不去见他,那我讲的所有关于‘看见’的话,都是空谈。”

清晨六点,他收拾了一个简单的背包,带上母亲留下的那叠画、一台录音笔、还有老周修鞋摊的照片复印件。临走前,他在工作室白板上写下一句话:“真正的纪录片,不在剪辑台,在路上。”

高铁穿过晨雾,像一柄银刀划开灰白色的天幕。窗外风景飞速后退,稻田、山丘、小站、炊烟……林默闭目养神,脑海里却不断浮现Z-417留下的那幅画:红雨靴、阳光、父子并肩而坐。他知道,这不只是一个儿子对父亲的追忆,更是一次迟到几十年的对话??关于愧疚,关于沉默,关于爱如何在破碎中依然生长。

抵达小镇已是午后。康复中心藏在一片老居民区深处,外墙爬满藤蔓,铁门锈迹斑斑。门口坐着几位老人晒太阳,见他提着相机包,有人低声问:“又是记者?”

“不是。”林默摇头,“我是来找一个人的。”

护工认出了他。虽然没戴眼镜、也没穿西装,但她曾在电视上看过去年那场“听?见”展览开幕式。“你是……拍老周的那个导演?”

林默点头。

她眼神微动,带他穿过走廊。墙上贴着患者的手工作品:泥塑的小狗、拼布的围裙、水彩画的日出。“陈树生最近进步很大,能用图画表达情绪了。但他从不主动交流,也不写字。只有一次,他指着电视里放你采访的画面,哭了。”

他们停在一扇半开的房门前。屋内光线柔和,靠窗的书桌上摆着几盒彩色铅笔,墙上贴满了画??全是修鞋摊。有的画里只有老周一人低头干活;有的多了个小孩蹲在一旁看;最新的一张,是父子俩一起坐在摊前,头顶挂着一串风铃,阳光洒在补好的鞋子上,闪闪发亮。

床上坐着一个男人,瘦削,头发稀疏,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床单边缘。听见脚步声,他缓缓转头,目光落在林默脸上,顿了一瞬。

林默没说话,只是慢慢从包里取出那张泛黄的合影,轻轻放在桌上。

陈树生的呼吸变了。

他伸手,颤抖着触碰照片上的父亲,嘴唇微张,却发不出声音。然后,他猛地抬头看向林默,眼里涌出泪水。

林默坐下,打开录音笔,轻声说:“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我也想替他说几句。”

他讲起槐树巷的雨夜,讲起老周如何每天凌晨三点起床熬胶水,只为让鞋底粘得更牢;讲起他收藏的每一双旧鞋背后的故事??谁家孩子第一次上学穿的皮鞋,哪家新娘出嫁前最后一双绣花鞋;讲起他如何在寒冬里把自己的棉袄披在一个露宿街头的年轻人身上,自己却因此高烧三天。

“你爸从来没怪过你。”林默默默地看着他,“他说,你踩空那天,他追出来不是为了骂你,是想告诉你,河岸滑,下次记得绕路走。”

陈树生的眼泪滚落下来,砸在照片上。

林默继续道:“他还说,你小时候最爱吃糖炒栗子,每次他攒够五毛钱就带你去街口买一小袋。你说栗子壳烫手,他就用嘴吹凉了再剥给你吃。后来你病了,不吃东西,他就把栗子磨成粉,混在米糊里喂你……这些事,他记得比谁都清楚。”

陈树生突然抬起手,指向墙上的画,又指了指自己的喉咙,表情急切。

林默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想说,可你说不了?”

他点点头,泪水不止。

林默想了想,起身走到门外,向护工借来一块小白板和一支马克笔。回到房间,他把笔递给他:“那就写吧,哪怕一个字也好。”

陈树生接过笔,手抖得厉害。他在白板上写了第一个字??“爸”。

然后停住,喘息。

接着,一笔一划,写下:“我……想……回家。”

林默鼻子一酸。他知道,这个“家”早已不存在,房子拆了,巷子没了,连那棵老槐树也被砍去做家具。但对陈树生来说,“家”是那个总在灯下缝鞋的男人,是那双画着小鸭子的红雨靴,是风雨中一声嘶哑的呼喊。

“好。”林默握住他的手,“我们一起回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深渊独行
言归正传深渊独行
...
真武狂龙
暮雨尘埃真武狂龙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