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 > 第495章 这就是第一人的地位(第3页)

第495章 这就是第一人的地位(第3页)

母亲转头对他微笑:“你看,光正在扩散。”

醒来时,窗外晨雾未散。林默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个共享文档,标题为《未完成的故事?公众征集》。他在开头写道:

>“我们正在寻找那些被忽略的生命片段??也许是一封未寄出的信,也许是一双穿了二十年的旧鞋,也许是一个人坚持了三十年的习惯。

>

>不需要宏大叙事,不需要戏剧冲突。只要你愿意讲述,我们就愿意倾听。

>

>因为我们相信:每一个看似平凡的存在,都是时代褶皱里的星辰。”

他把链接发到社交平台,附言一句:“这一次,主角由你们选出。”

二十四小时内,投稿突破两千条。有护士上传母亲临终前写的饮食清单;有退伍老兵寄来战友合照,背面写着“活着的替死去的多看一眼世界”;还有一位聋哑学校的老师发来一段手语视频,孩子们轮流比划着一句话:“我知道我不被听见,但我依然想说。”

林默和团队开始逐一筛选、分类、建档。他们发现,这些故事虽无交集,却有着惊人的共性??都在诉说一种无声的坚守:在孤独中照顾痴呆伴侣的妻子,在贫困中供子女读书的母亲,在偏见中默默行善的陌生人……

大川提议:“我们能不能把这些故事做成声音展览?让听众闭上眼睛,只靠耳朵去感受?”

林默同意了。他们挑选了二十个最具代表性的叙述,请专业配音演员朗读,背景音全部采用原始环境录音:厨房炒菜声、医院心电监护仪滴答声、街头自行车铃铛声……展览定名为《听?见》,选址在一座废弃的老电影院。

开展那天,观众入场时不被告知内容,只能戴上耳机,在黑暗中静静聆听。第一个故事是一位癌症晚期患者写给丈夫的日记节选,配乐是他化疗时病房窗外的鸟鸣;第二个是一位乡村教师退休前的最后一课,学生们齐声背诵《岳阳楼记》,声音稚嫩却铿锵。

当最后一个音频结束,全场寂静良久。灯光缓缓亮起,许多人脸上挂着泪痕。

一位年轻女孩走到反馈墙前,贴上便签:“我爸爸是个快递员,我从来不觉得他体面。可听完这些,我才明白??体面不是穿什么,而是做什么。”

展览持续一周,日均参观人数超三千。多家媒体跟进报道,态度悄然转变。原先批评“美化苦难”的那位学者也公开发文反思:“或许我们错把冷漠当作理性,把忽视当作清醒。真正的艺术,本应让人重新学会凝视。”

林默没有参加任何访谈。他只是每天傍晚去展览现场巡视一圈,看看观众留言,听听他们的反应。直到最后一天,他在角落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陈屿。

“你怎么来了?”林默惊讶。

陈屿笑了笑:“来看看你到底在折腾些什么。”他摘下耳机,沉默片刻,忽然说:“你知道吗?我昨晚翻出二十岁时偷拍的那个清洁工的胶片,居然还能放。画面上他扫地的样子,真像在跳华尔兹。”

两人并肩走出影院,夕阳洒在街道上。远处一群孩子骑着自行车飞驰而过,笑声清脆。

“你说,”陈屿望着天边晚霞,“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老了以后,办个‘跑龙套电影节’?专门放那些没有名字的角色??门卫、群众演员、后台打杂的……让他们也当一回主角?”

林默笑了:“好啊。主题就叫《幕后人生》。”

“那你得答应我一件事。”陈屿认真道,“到时候,我要把你拍进去。因为你才是那个一直在幕后点亮别人的人。”

林默没说话。他抬头望向天空,云层被染成金色,像无数未显影的底片,正等待被时光冲洗。

他知道,这条路依然漫长,质疑不会停止,误解仍会来临。但他也清楚,有些光一旦亮起,就不会再熄灭。

回到工作室,他打开新章节文档,在《底片人生》第四章写下第一句话:

>“这个世界总在追问一个人是否成功,却很少有人问:你是否被真正地看过一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北马寻龙
一笔心酸北马寻龙
...
飞剑问道
我吃西红柿飞剑问道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