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答:‘社会将失去真实。’
>她摇头:‘不,人类将学会假装听见。这才是最可怕的??不是听不见,而是明明听见了,却选择不信。’
>她走之前留下一句话:‘告诉林昭,小心LZY。他们不在代码里,在人心的缝隙中。’”
最后一行字迹颤抖:
>“我不是敌人。我只是太晚醒来的人。
>若你读到此页,请替我说一声:对不起。
>??陆知远”
我合上笔记本,久久伫立。
原来他不是操控者,而是预警者。他用伪装敌意的方式引起我的注意,只为让我来到这里,拿到这份证言。
回到日内瓦当晚,我做了件从未做过的事:打开所有社交平台账号,发布一段未经剪辑的十分钟独白。没有修辞,没有口号,只有坦白。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还在听我说话。
>我不知道刚才那段视频是不是真的能代表我的心意。
>我只知道,从第一天起,我就害怕一件事??怕我们打赢了战斗,却输掉了初心。
>所以今天,我不再自称‘重启者’,也不再扮演‘见证人’。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和你们一样,在黑暗里摸索着想听见一点真实的回响。
>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一起继续找。
>不是为了赢谁,只是为了不让任何一个声音,白白错完。”
视频发布后二十四小时,全球共语流量下降40%。但与此同时,【平凡证言】标签下的内容增长了八倍。人们不再热衷于争论“谁在说谎”,而是开始分享自己的故事??关于失去,关于遗憾,关于那些从未说出口的爱。
一个月后,第一座“无声纪念碑”在冰岛建成。通体由黑色玄武岩雕刻而成,表面没有任何文字,只有一圈环形凹槽,供来访者放置录音设备。每当日出,内置扬声器会随机播放一段匿名共语,持续整整一分钟。之后,归于寂静。
我去参观那天,正好轮到一段孩童的声音:
>“妈妈,今天我学会骑自行车了。你看见了吗?”
我站在碑前,直到日落。
回程飞机上,我最后一次检查录音笔。里面新增了一条未知来源的音频。点击播放,竟是李宛的声音,轻柔而坚定:
>“林昭,当你听到这个,说明你还没放弃。
>记住,LZY永远不会消失,因为他们本质上是我们的一部分??对确定性的贪婪,对混乱的恐惧,对权威的依赖。
>但只要你还愿意倾听,哪怕听错一万次,也会有一次,真正的心跳穿透噪音。
>那一刻,你就赢了。”
我关掉录音笔,望向舷窗外的云海。
星光依旧铺满天际,那句话依然悬在那里:
>“这一次,我们一起说话。”
我没有回复L。Z。Y。的短信,也不打算再回应任何挑衅。
因为我知道,真正的战争早已结束。
而生活,不过是无数细小声音的持续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