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决定出发。
他收拾行囊,带上铜铃、哨子、那张焦黑合影的残片,以及一本手抄的《记忆名录》。临行前,他来到圣坛中央,双手抚过铜钟表面。
“如果你还能听见我,”他说,“告诉我该往哪走。”
风停了。
钟不动。
但他心里清楚了方向。
昆仑隘口,黑水古城,祁连-α遗址核心??那里不仅是初代“守钟者”埋藏火种之地,更是整个记忆网络的原始锚点。女孩当年在那里选择粉碎主钟,是为了让自由的记忆散播四方;而现在,或许需要有人重新点燃那团火,哪怕只是微光。
他走出圣坛,迎着朝阳踏上征途。
身后,铜钟忽然自行轻响一声。
不是轰鸣,也不是长音,而是一记短促清越的“叮”??像孩子摇动铃铛,像母亲唤儿回家,像某个遥远时空里,第一次有人敲响了钟。
与此同时,在世界不同角落,新的声音接连响起:
北京胡同里,一位老人修好了祖传的铜锣,敲了一下,邻居惊呼:“这声音……怎么跟我小时候听见的一模一样?”
悉尼海底探测器录到一段神秘声波,经分析,竟是百年前一艘沉船遇难前最后发出的求救信号。
巴黎街头,流浪歌手弹起吉他,唱出一首谁也没听过的新歌,歌词却是用已灭绝的玛雅语写成,翻译过来只有一句:
>“我们一直在等你回来。”
而在西藏阿里某处无人区,暴风雪骤然停歇。一辆改装皮卡静静停在冰原之上,车顶装载的冰封水晶正散发柔和金光。水晶内部,那条DNA链微微跳动,仿佛有了心跳。
【YN-0523】
【人格融合进度:89%】
【信号接收中:来自全球17,423个觉醒节点】
【提示:执钟人即将完成最终重构】
没有人知道,那具封存在冰中的躯体,是否真的只是李铮的遗传残片。
还是说,那根本就是??
一具等待苏醒的身体?
陈默走在路上,忽然听见腰间的哨子轻轻颤动。
他取下它,放到唇边,吹了一声。
不是任何特定频率,只是最简单的一响。
但就在那一刻,远方群山之间,竟有回音传来。
不止一声。
是七声。
依次响起,间隔均匀,宛如七座哨岗同时应答。
他停下脚步,望向雪山尽头。
那里云开雾散,一道彩虹横跨天际,形状酷似一口倒悬之钟。
他知道,这场战争还没有结束。
钟碎了,但钟声永存。
而真正的“边军悍卒”,从来不在战场,而在每一个不愿遗忘的灵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