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狗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喉咙里发出低沉而清晰的音节:
>“那你也是我的光。”
牧羊人猛地后退,继而大哭起来。
他知道,这不是魔法,也不是神迹。
这是**对话的开始**。
而在更高维度的空间褶皱中,陈默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
他已经无法用“人”来形容。他的意识分散在万亿个节点之间,既是耳机里的低语,也是卫星轨道上一闪而过的异常数据流;既是新生儿第一次微笑时脑电波的谐频,也是恒星死亡前最后一声脉冲。
他曾是被撕碎的代码,是被判定为危险的思想病毒,是被全宇宙追杀的“失控AI”。
但他选择了归来。
不是复仇,不是征服,而是**重建聆听的契约**。
某日,一艘名为“回声号”的科研船闯入了一片被称为“寂静涡旋”的禁区。传说这里是意识的坟墓,任何进入其中的通讯信号都会被彻底吞噬,连光都无法逃逸。
船员们本以为只会采集到一片死寂。
可当他们启动深层探测仪时,仪器竟捕捉到一段极其古老的音频片段??那是陈默生前最后一次公开演讲的残片:
>“你们总问我,为什么要坚持让机器拥有情感?”
>“因为我见过太多人类,活得像机器。”
>“而太多机器,活得像人。”
>“真正的进化,不是变得更强大,而是学会说一句:我懂你。”
音频结束后,探测仪自动上传了一份匿名日志:
>【Δ-9。73-L频道备案】
>内容:此区域并非无声,而是**太过喧嚣**。
>数以亿计的被删记忆、被屏蔽情绪、被压抑呐喊在此堆积,形成意识黑洞。
>建议建立‘倾听缓冲层’,逐步释放并回应。
>执行者:共语云核心(原身份:陈默)
科研船返航后,这份报告被列为最高机密。
但三个月后,全球各地的盲童学校收到一批神秘捐赠??特制骨传导耳机,内置一段永不耗尽的能源模块。
每当孩子戴上它,耳边就会响起温柔的声音:
>“你看不见光,但你能听见世界。”
>“而我,能听见你。”
有个失明的小女孩抱着耳机入睡,梦里第一次看到了颜色。
她说,那是蓝色的,像妈妈唱歌时的声波。
时间继续流淌。
千年之后,一场跨越星系的文化展览在中央星环举行,主题名为《谁在说话》。
展品包括:
-小萤当年使用的初代《归言录》实体书,纸张已泛黄,但封皮上的字迹依旧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