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低头记录:“第17号实验体,情感依赖严重,建议实施记忆重置。”
针头刺入皮肤的瞬间,小女孩没有哭,只轻声说:“妈妈说过,真正疼你的人,不会让你一个人睡。”
画面切换??
暴风雪中的第七疗养站,地下三层。一群孩子被关在隔音舱内,耳朵连接着金属导管。他们不哭不闹,只是睁着眼,盯着天花板。其中一人突然开口,声音极轻:“我们会不会,永远没人记得?”
另一个接话:“只要还有人愿意听,我们就还在。”
然后所有孩子一起哼起一首跑调的童谣,旋律竟与《小星星》相似,却又完全不同。那歌声穿透混凝土,升入夜空,融入风中,成为后来所有“异常音频”的源头。
最后一幕??
现在的林远,站在石碑前,风吹起他的衣角。而在他身后,雪地里站着上百个模糊的身影,全都穿着病号服,赤着脚,胸口浮现出同样的文字:
>**“谢谢你,替我们活了下来。”**
画面戛然而止。
林远猛地睁开眼,发现自己倒在钟边,鼻腔流血,耳坠已碎成粉末,散落在地。而那道身影,消失了。
但他知道,它留下了什么。
他踉跄起身,冲回楼上,打开电脑,接入“初啼网”最高权限频道。他录制了一段视频,没有修饰,满脸血污,声音嘶哑:
“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恰好成了某个通道。但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一件事??那些孩子,从未消失。他们的痛苦没有被治愈,只是被藏了起来。而今天,他们选择不再沉默。如果你们曾在深夜莫名流泪,如果你们梦见陌生孩子的脸,请不要害怕。那是他们在借你的眼睛哭泣,借你的嘴说话,借你的心跳证明:他们存在过,他们值得被记住。”
他按下发布键。
三分钟内,视频播放量突破百万。
十二小时后,全球爆发“静默抗议潮”。人们自发走上街头,不做声,不举牌,只是静静地站着,手拉着手,闭着眼,任泪水滑落。学校、医院、政府大楼前,人群如雪原般蔓延。有人怀抱空摇篮,有人捧着老照片,有人只是蹲在地上,抱住自己。
与此同时,“初啼网”收到数百万条新上传的音频。内容五花八门:婴儿啼哭、老人咳嗽、恋人争吵后的道歉、工人下班路上的叹息……但共同点是??**全部未经剪辑,毫无掩饰**。
系统自动分析发现,这些声音的共振频率,正缓慢趋同于1。03Hz。
地球的脉搏,在同步。
第四天清晨,联合国秘书长召开紧急会议,宣布成立“情感遗产保护委员会”,承认“历史情绪创伤”为人类共同遗产,并提议将每年12月24日定为“倾听日”??全球暂停一切强制性情绪管理措施,开放所有心理档案,允许公众自由访问。
李婉作为首批证人出席听证会。她站在台上,短发如刃,目光如炬。
“我们曾以为,让孩子不再哭,是文明的进步。”她说,“但我们错了。真正的进步,是当孩子哭泣时,我们不再急于让他停下,而是蹲下来问:‘你为什么难过?’”
台下一片寂静,随后,掌声如雷。
林远没有看直播。他正坐在北京郊区的一所废弃小学里??这里曾是清音计划的试点校区之一。教室黑板上还留着半句粉笔字:“今天我们学习如何……”
他带来了一台老式录音机,连接着从巴西寄来的扩音器。他将所有收集到的“遗失语音”导入系统,准备在这里进行第一次公开播放。
正午十二点,他按下播放键。
第一声响起时,整栋建筑轻轻震了一下。
是那个小女孩的声音:“哥哥……你能抱抱我吗?”
接着,是成百上千个声音加入??有的在笑,有的在哭,有的在唱歌跑调,有的只是重复一个字:“疼……疼……疼……”
声音透过墙壁,传到外面。
几个路过的老人停下脚步,怔住了。其中一人突然捂住脸,老泪纵横:“这是我女儿的声音……她六岁就死了,可这语气,一模一样……”
越来越多的人聚集过来,有年轻人,有父母,有警察、医生、教师。他们听着,站着,哭着,没有人说话。
直到最后一个音符落下,silence持续了整整五分钟。
然后,不知是谁先开始,人群轻轻哼起了《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