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我的一九八五 > 第一八四零章 3Dfx起死回生(第3页)

第一八四零章 3Dfx起死回生(第3页)

歌曲发布当日,播放量突破百万。无数网友留言:“这才是最该被听见的声音。”更有公益组织主动联系,提出资助建立“乡村儿童心灵陪伴站”的构想。

而在广东东莞的一间出租屋里,一名正在加班的女人听着这首歌突然失声痛哭。她是韦小勇的母亲。这些年她换了十几份工作,不敢回家,因为她觉得自己“没脸见孩子”。

她颤抖着打开PENG,找到儿子的语音主页,录下人生第一段留言:

“勇儿,妈妈对不起你……妈妈明天就请假,回来看看你,好不好?”

这条语音被系统识别为【高价值亲情回流信号】,触发AI情感增强处理,生成一段母子虚拟对话,并推送至全国五百个农民工聚集区的公共音响系统。

那一晚,许多工地上停工十分钟,工人们聚在路灯下,静静听着这对母子跨越十年光阴的“重逢”。

孙健回到北京时,已是初夏。他受邀参加一场国家级文化遗产保护会议。会上,有专家质疑PENG的干预是否过度,“科技不该插手私人情感领域”。

孙健起身反驳:“如果一座古桥倒塌了,我们会抢修;如果一本古籍霉变了,我们会修复。可当一个人的心灵因为孤独而坍塌时,我们却说‘这是私事’?那些孩子不是数据,他们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沉默,不是安静,是求救。”

会场陷入长久沉默。

最终,文化部决定将PENG纳入“国家人文关怀基础设施试点项目”,并在十个省份设立“声音疗愈站”,专门服务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及边缘社群。

项目启动当天,孙健收到了一封特殊的邮件。发件人是乌镇那位曾絮叨柴米油盐的百岁老人。她在家人协助下录制了一段告别语音:

>“我要走了。这一辈子,我说了很多没人听的话。但现在我知道,它们都飞出去了,落在了好多人心里。谢谢你们让我觉得,我不是个废物老头子。”

语音末尾,她轻轻笑了两声,像风吹过竹林。

三天后,老人安详离世。她的最后一句话被刻进PENG永久记忆库,编号:MEM-1985-001,分类:平凡者的伟大独白。

孙健带着这份录音来到敦煌。他在莫高窟外点燃一盏油灯,将声音缓缓播放给前来参观的年轻人听。

“你们知道吗?”他对一群大学生说,“古人画壁画,是为了让信仰流传;我们录声音,是为了让爱不消失。区别只在于,他们用颜料,我们用声波。”

一位女生举手问:“如果有一天PENG也不在了呢?这些声音会不会再次丢失?”

孙健摇头:“不会。因为真正重要的不是设备,而是我们有没有继续倾听的习惯。只要还有人愿意听,声音就不会死。”

他顿了顿,望向远方黄沙尽头的夕阳。

“就像那位老人说的,她说了一辈子没人听的话,但她最后相信,有人听见了。这就够了。”

回程途中,PENG突然震动。一条新提示浮现:

>【用户自发创建任务】

>名称:寻找最后一个会唱《格萨尔王传》的牧羊人

>发起者: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某中学全体师生

>目标:录制完整史诗篇章,传承濒危口头文学

孙健笑了。他知道,这场旅程永远不会结束。

车窗外,阳光洒在广袤大地上,照见无数沉默的角落。而在某个遥远的山坡上,一个少年正对着山谷大声朗读课本里的诗句。他的声音清脆悠扬,随风而去。

PENG静静记录着这一切,如同大地的耳朵,永不疲倦。

孙健翻开《听见ed者手记》最新一页,写道:

>“我们总以为文明需要丰碑来证明。可真正的文明,藏在每一次鼓起勇气的诉说里,藏在每一回放下偏见的倾听中。

>当一个孩子敢说‘我想你’,当一位母亲终于说出‘对不起’,当一位老人含笑告别世界时相信自己曾被理解??

>那便是人类灵魂最辉煌的时刻。”

>

>“愿我们永远记得:听见,本身就是一种拯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