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外科教父 > 1254章 乡愁(第2页)

1254章 乡愁(第2页)

可他,食言了。

白头实验室的世界顶级资源、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以及最初几年取得的惊人成果,像甜蜜的蛛网,将他牢牢粘住。一个又一个的任期,从博士后到助理教授,再到如今的终身教授、实验室主任。回国的计划,从“很快”变

成“再等等”,最终,变成了一个他自己都不愿再提起的,尘封的诺言。他知道,梁老师从最初的期待,到后来的询问,再到最后的沉默,那颗心,早已被他伤得千疮百孔。

如今,“破壁”计划如同一声惊雷,炸响在他看似稳固成功的世界里。他看到昔日的同窗,甚至比他晚好几届的学弟学妹,都纷纷放弃国外的优渥待遇,毅然回国,投身到那场充满未知却意义非凡的战斗中。一种久违的、名

为“热血”的东西,在他胸腔里隐隐躁动。

回去吗?

这个念头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冒出来,却伴随着巨大的恐惧和现实的权衡。他在美国拥有的一切????顶尖的学术地位、充裕的科研经费、世界一流的团队、舒适的家庭生活、孩子接受的教育。。。。。。这些都是他奋斗十几年得来的,

放弃它们,需要太大的勇气。而且,他深知自己当年的“失信”早已寒了恩师和国内许多同行的心,回去,又将如何自处?

内心的激烈斗争,让他夜不能寐。他几次拿起手机,翻到梁老师的电话号码,手指悬在拨号键上,却始终没有按下去的勇气。愧疚、自责,以及一种难以言说的近乡情怯,让他最终颓然放下了手机。

“老师………………我……………”他对着空气,喃喃自语,最终化为一声长长的叹息。他知道,有些路,错过了那个时间点,就很难再回头了。他无法像那些年轻的学子一样,?下一切,轻装上阵。

就在这时,秘书轻轻敲门进来,将一份文件夹放在他桌上:“张教授,这是今年博士招生面试的最终名单和评估报告,需要您做最终确认并签字。”

张春泉收敛心神,坐回办公椅,翻开了文件夹。里面是十几份极其优秀的申请材料,来自全球各地的顶尖学子,其中不乏来自麻省、斯坦福、剑桥的佼佼者。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那些陌生的名字和照片。当看到几个明显是华裔,甚至直接来自中国大陆顶尖高校的申请者名字时,他的手指停顿了。这些年轻的面孔,眼神中充满了对科学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像极了当年的自己。

一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他无法亲身回去弥补遗憾,但他或许可以做点什么。

他拿起笔,没有过多犹豫,在最终录取名单上,郑重地在那几个中国学生的名字后面,打上了勾。他的选择,并非完全基于学术评分,虽然他们的分数本就极高,而是带着一种他自己也说不清的愧疚。

这样吧。”他将签好字的文件夹递给秘书,语气平静,内心却仿佛完成了一场无声的仪式。

他知道,这微不足道,甚至可能无人知晓。

但这或许是他此刻,唯一能做的,对自己内心,对那片遥远故土,一种沉默的、也是沉重的补偿。

。。。。。。

东南亚马来西亚。

南洋的午后,阳光透过棕榈树叶的缝隙,在郭家宅邸的花园里洒下斑驳的光影。这座始建于殖民时期的白色庄园,此刻正笼罩在一片异样的肃穆之中。年近八旬的郭敬尧站在书房的落地窗前,手中把玩着一枚早已磨得光滑的

乾隆通宝??这是曾祖父当年离乡时,怀中仅有的念想。

“都到齐了?”他的声音苍老却依然沉稳。

“父亲,人都已经在会议室等候了。“长子郭修文轻声回应,目光却不自觉地落在父亲书桌上那份摊开的文件????《破壁计划白皮书》。

郭敬尧缓缓转身,夕阳的余晖为他镀上一层金边。他走过书架,手指轻轻抚过一套泛黄的《中山全集》,那是1925年祖父在新加坡创办华文学校时,特意从上海购置的珍本。

会议室里,郭家三代二十余人正襟危坐。檀木长桌中央,一盆福建水仙静静绽放。

“想必各位都已经知道,我前几日去了南都省城。“郭敬尧的声音在静谧的房间里响起,每个字都带着千钧之力。“带回了这份计划书。“他举起手中的文件,指尖微微发颤。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的脸庞:长子修文沉稳持重,次子修武锐意进取,还有那些在欧美受过现代教育的孙辈们。他们中有人困惑,有人期待,更有人不以为然。

“我知道,在你们有些人看来,这不过又是一次慈善捐款。“郭敬尧的声音突然提高,“但我要告诉你们,这是我们郭家的宿命,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承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