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心体系彻底瓦解,残余势力转入地下,自称“守静派”,主张“以沉默对抗混乱”
>新兴哲学流派兴起,统称“不确定主义”,核心信条:
>“我不知道,所以我还能爱;我不确定,所以我仍愿前行。”
林仙读完,看向坐在屋檐下的陈砚:“接下来去哪?”
他嗑着瓜子,望向远方:“哪儿也不去。”
“可还有很多地方等着唤醒。”
“那就让他们自己醒。”他吐掉壳,“我们已经证明了,只要留一口喘气的缝隙,火种就能自己烧起来。”
少女这时走了过来,手里捧着一封信。不是电子讯号,而是真正用纸写的,边缘焦黑,像是从火里抢出来的。
信上只有一个日期??三年前的今天。
背面写着一行小字:
>“你说过的那句话,我一直记得:‘可以。这里永远为你留着沉默的位置。’
>谢谢你让我知道,不必非得成为答案才能被接纳。
>??M”
陈砚盯着那封信很久,最终把它夹进了八音盒的夹层里。
那一夜,他又做了个梦。
梦见母亲还在剥豆子,但他这次没问任何问题。
母子俩就这么坐着,听着风穿过废墟的缝隙,发出呜咽般的低鸣。
良久,母亲抬头看他,笑了笑:“你看,有时候什么都不说,反而更像一家人。”
他醒来时,天还没亮。
门外传来细微响动。
他起身推门,看见那双湿布鞋不知何时走到了院子中央,鞋口朝天,正承接晨露。
而在鞋底下方的泥土里,一株嫩芽悄然钻出,茎秆纤细,顶端托着一枚尚未展开的花苞,颜色灰白,形似问号。
他知道,这将是第十九棵问题树。
也是第一棵由“沉默”孕育而出的树。
它不会追问世界,也不会索取答案。
它只是存在着,提醒每一个路过的人:
你可以不说。
你可以不懂。
你可以停下来。
你可以??仅仅作为你自己,而不必解释为何如此。
太阳升起时,林仙带来最新消息:宇宙各地开始出现“静默庇护所”??专为那些不愿参与争论、只想安静生活的人设立的空间。它们不受任何意识形态控制,唯一的准入条件是:你必须曾有一次,在明知能赢的情况下选择了闭嘴。
“他们叫它‘陈砚屋’。”她说。
他摆摆手:“别扯我身上。我只是懒得打架而已。”
可当天下午,就有三个陌生人来到小镇,背着行囊,神情疲惫。
他们不说来历,也不提目的,只是默默在广场角落搭起帐篷,然后坐在那儿发呆、喝茶、看云。
陈砚走过去,递上一包瓜子。
其中一人接过,磕了一颗,苦笑着摇头:“我们在自己的世界打赢了所有辩论,统一了全部认知,结果……发现自己再也听不见心里的声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