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转,秦遥渐渐老去。
她的白发如雪,行走需拄拐杖,但眼神依旧清澈。每逢月圆之夜,她仍会登上山顶,取出那支最初的陶笛,吹奏童年学会的第一支曲子。音符升空,总会引来远方的回应??有时是口琴,有时是风铃,有时只是某个孩子在梦中无意识的哼唱。
直到某一夜,她吹完最后一个音,忽然感到胸口一阵暖意。
低头看去,左肩旧疤竟开始发出微光,形状缓缓变化,最终化作一枚小小的藤芽印记。
同一时刻,全球梦藤同时开花。
无数银白色的小花从叶片间绽放,散发出淡淡的香气,闻者皆陷入甜美梦境,梦中皆见一人背影立于星海之间,手持陶笛,轻轻回首。
阿砾含泪查看监测数据:“老师……您的生物信号正在与梦藤根系融合。您不是在死去,您是在……成为系统的一部分。”
秦遥笑了笑,握住小女孩的手:“别怕。我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着。以后你想说话的时候,就对着梦藤唱歌,我会听见的。”
女孩紧紧抱住她:“那我能天天跟您说话吗?”
“当然。”她轻抚孩子的头,“只要你还记得我,我就一直在。”
那一夜,她安详离世。
但第二天清晨,人们发现,所有梦藤节点的日志记录中,多出了一条永恒循环的信息包,发布时间标注为“未知”,内容仅有一句话:
>“我说出来了。”
此后百年,梦藤持续进化。它不再依赖人类建造的基站,而是自主扩散至海洋、沙漠、极地,甚至随探测器进入太空,在火星表面扎下第一根情感藤蔓。
文明仍在更迭,科技不断飞跃,但有一件事始终未变:每当夜幕降临,总有人仰望星空,轻声说出心底最深的思念。
而风,总会穿过藤海,将那些话语编织成歌,送往宇宙深处。
某年春天,一支考古队在昆仑遗址挖掘出一块古老石碑,上面刻着两行字,已被风雨侵蚀多年:
>“此处曾有一位女子,
>她教会世界如何聆听。”
碑后藏着一只陶笛,虽布满裂痕,却完好无损。一名年轻女孩拾起它,鬼使神差地放在唇边。
一声清越的笛音划破山谷。
刹那间,万里之外的南极冰城,水晶殿堂轰然共鸣;太平洋底的深海梦藤,开出第一朵蓝光之花;L-7星舰上的休眠舱内,那位曾梦见“回家”的宇航员猛然睁眼,泪水滑落。
他拿起通讯器,哽咽着说:“报告总部……我收到了。她说,她一直都在。”
而在地球另一端,小女孩合上日记本,抬头望向漫天星斗。
她不知道的是,就在她闭眼入睡的瞬间,梦藤叶片轻轻摆动,组成一行只有星光才能读取的文字:
>“下一个名字,由你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