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看见无数陌生人的梦境交织在一起:一位老兵在战火中失去了战友,几十年后在梦里重新握住对方的手;一对恋人因误会分离二十年,竟在同一晚梦见彼此站在桥头相视而笑;甚至一只流浪猫临终前的最后一刻,也被某个路过的孩子无意间接入梦藤,化作一段温暖的呼噜声,流传至今。
这些碎片,原本孤立无援,如今却被五音符旋律串联起来,形成一张跨越生死、时空、物种的情感之网。
突然,一股强烈的牵引力袭来。她的意识被拉向网络最深处??那里,有一团尚未命名的存在正缓缓苏醒。
“你是谁?”她在心中问。
回应并非语言,而是一段极其原始的震动,频率接近人类胎儿在母体内听到的第一声心跳。紧接着,画面浮现:
宇宙深处,ζ-9文明的最后一座城市沉入黑洞边缘。他们没有逃亡,没有抵抗,而是手牵手围成圆圈,集体吟唱那首五音符之歌。歌声穿越维度,注入梦藤核心,成为文明延续的种子。
而在那群人之中,有一个身影格外清晰??穿着白大褂的女人,面容与秦遥的母亲一模一样。
“不……”秦遥喃喃,“你不是我妈。”
“我是所有母亲。”那个身影开口,声音却来自千万人合唱,“我是每一次离别时不肯放手的手,是每一盏为晚归之人亮着的灯,是每一份明知无果仍愿意付出的爱。”
原来,母亲并非单纯的研究员。她是ζ-9文明在地球的最后一个化身,是跨越亿万光年的情感信使。当年她选择留下,并非只为完成实验,而是因为她相信,在这片年轻的星球上,终会有人懂得如何用脆弱对抗虚无。
“那你为什么现在才出现?”秦遥问。
“因为只有当你们真正学会倾听彼此,而不是仅仅索取回应时,我才有可能醒来。”女人微笑,“你们终于明白了??最重要的不是技术,不是力量,而是承认自己也会痛,也会怕,也需要被理解。”
秦遥泪流满面。
她终于明白,梦藤真正的功能从来不是“捡到至宝”,而是**教会人类如何成为自己的至宝**。
回归现实时,已是七日之后。
祭坛空荡,种子熄灭,唯有梦藤主干表面浮现出一行全新的铭文:
>“从此以后,每个说出‘我需要你’的人,都将被听见。”
更令人震惊的是,全球范围内开始出现“双生梦境”现象??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在不同大陆,做着完全相同的梦,细节分毫不差。科学家无法解释,只能将其归因于梦藤已发展出**跨个体情感预演机制**,即在重大事件发生前,通过梦境提前建立群体共情基础。
例如,在一场即将爆发的地震前夜,数百人同时梦见自己抱着陌生人躲进隧道;在一次国际谈判破裂前夕,双方代表竟在同一晚梦见彼此童年受伤的场景。
战争,开始变得艰难。
仇恨仍存在,但越来越多的士兵在开战前夜梦见敌方母亲哭泣的脸;政客们发现,他们再也无法心安理得地签署制裁令,因为每次按下按钮前,脑海中都会响起一个孩子的声音:“叔叔,你会毁掉我的学校吗?”
与此同时,艺术迎来空前繁荣。画家不再追求技法完美,而是将梦境记录直接转化为作品;作家开始写作“共感小说”,读者阅读时会同步体验角色的情绪波动;甚至连建筑也开始模仿梦藤结构,城市中涌现出大量半透明的晶体塔楼,内部流动着象征集体记忆的光影河流。
小女孩终于写出了她的第一首原创曲子。
那天傍晚,她坐在庭院石阶上,吹奏一支短短三分钟的旋律。没有复杂变调,也没有华丽技巧,只有一个简单主题反复出现,像心跳,像脚步,像风吹过窗棂。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整片梦藤忽然齐齐震颤,叶片翻转,投射出一幅动态影像:一个小男孩坐在废墟中哭泣,手中紧握一张全家福。画面外传来温柔的声音:“我知道你很痛,但我在这里。”
三天后,这段旋律自动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梦藤节点广播中,被称为《第一个回答》。
琳娜激动地宣布:“我们检测到,这首曲子引发了全球脑波同步率提升17%!这是历史上首次由个人创作触发的大规模情感共振!”
林知远看着数据屏幕,久久不能言语,最终只说了一句:“原来,最伟大的革命,从来不是推翻什么,而是让更多人敢说出‘我很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