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黑板上写着“毕业典礼倒计时:7天”。学生们嬉笑打闹,有人在传纸条,有人偷偷拍照。一个扎马尾的女孩正低头整理书包,侧脸清秀安静。
林小树的心猛地一沉。
这是李婷生前最后一周的校园。
他低头看自己??穿着高中校服,面容青涩,眼神怯懦。那是十八岁的林小树,躲在人群角落的那个影子。
画面流转。
课间,李婷被人围在厕所外,几个女生冷笑着把她的作业本扔进水坑。“贱人,勾引老师还装清高?”其中一人骂道。
人群散开时,林小树就在不远处,手里攥着一本书,脚步迟疑。
他想上前,却最终转身离开。
下一幕,教学楼顶。
李婷站在边缘,风吹乱她的发丝。楼下有学生尖叫,有人掏出手机拍摄,没人冲上去拉她。
而林小树,站在五楼走廊尽头,双手扶着栏杆,满脸惊恐,却没有迈出一步。
“我不是不想救她……”现实中的林小树嘶吼,“我当时吓坏了!我以为会有人拦住她!我以为……”
系统无情推进。
深夜,南山墓园。
年轻的林小树跪在一块新碑前,手中拿着一封信。那是他写给李婷的道歉信,从未寄出。风吹走了纸页,他追了几步,最终蹲在地上抱头痛哭。
“如果那天我说一句话……如果我站出来……”
“你没有。”系统的机械音响起,“你选择了沉默。而你的沉默,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林小树双膝跪地,冷汗浸透后背。
“我不是凶手!”他怒吼,“我没有推她!”
“但你也没有接住她。”系统冷冷回应,“在所有人中,你是唯一知道她痛苦的人。因为你曾在吐司上听过她的声音??那是‘共鸣计划’最早的测试样本之一。你在早餐店打工时,切开了她的吐司,看到了那句:‘好想有人能抱住我一次。’”
记忆如潮水涌来。
那时他还不懂“回响文明”的意义,只觉得奇怪,以为是恶作剧。他看完就忘了,继续送餐、洗碗、应付考试。
直到半个月后新闻播报:高三女生跳楼身亡,遗书中写道:“没有人看见我。”
“你听见了。”系统说,“可你选择当作没听见。”
林小树浑身颤抖,泪水砸在地上。
“对不起……对不起……我真的不知道……我以为那种痛苦离我很远……我以为只要我不看、不听、不说,它就不会存在……”
“现在你知道了。”系统声音缓和,“真正的恶,有时不是挥刀的人,而是旁观者集体的沉默。”
光影消散,主控室恢复原状。
林小树瘫坐在地,脸色惨白,鼻腔渗出血丝。他的右手不停抽搐,那是颞叶受损的征兆。但他笑了,笑得像个终于卸下重担的孩子。
“原来我也需要被救赎。”他说。
他挣扎着爬起,走到控制台前,打开个人日志模块,录入一段语音:
>“我是林小树,编号R-001。
>我曾以为自己是倾听者,是治愈者,是光。”
>“但现在我承认:我也曾是黑暗的一部分。”
>“我没有杀死李婷,但我任由她坠落。”
>“在此,我正式申请加入‘听见彼此的黑夜’项目,作为首例‘沉默共犯’受训对象。”
>“请让我体验每一个因我的不作为而加深的痛苦。”
>“请让我学会,如何真正地‘在场’。”
系统沉默良久,终于回应:
>申请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