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人走后,老头唤来一个主薄,他要给京城传递消息。
“用密语给京城传信,葡萄牙人可能倒卖壕镜火炮给倭国,让香山县尽快出面制止。”
“是,千户大人。”
那主薄躬身一礼后,快速退出屋子。
而此时京城内阁里,魏广德正在翻阅地方上报过来的奏疏,芦布忽然急匆匆进门,来到魏广德身边小声说道:“老爷,刚刚收到礼部那边的消息,张阁老父亲没了。”
“哦,消息可确实?”
魏广德当即放下手里的奏疏,看向芦布问道。
“礼部收到平阳府急报,当做不得假。”
就在他话音落下时,张四维值房的书吏也急匆匆过来求见。
等人进来,那书吏就急忙禀报了张阁老已经收到府里传来的家书,他是过来代张阁老告假的。
“知道了,下去吧,把值房里的奏疏一分为二,分送我这里和申阁老那边。’
魏广德挥手打发走张四维值房的人,这才叹气道:“现在内阁是必须要补人了,不然这差事儿没法做了。”
“老爷,要不要小的去请申阁老过来,商量此事。”
芦布小声问道。
这会儿张四维回乡丁忧已成定局,内阁就是魏广德和申时行的一言堂。
以这段时间申时行对魏广德的态度,显然增补阁臣,其实就是看魏广德的态度,他中意谁,谁就可以入阁补位。
芦布是想着魏广德把他的亲信都安排进来,这样老爷首辅的位置就更稳当些。
不过魏广德可不这么看,如果他真要是把亲信拉进内阁,他的首辅宝座也要开始摇摇欲坠了。
万历皇帝虽然年轻但不傻,皇权如何稳当,他应该清楚的很。
“呵呵,你先下去吧,增补阁臣的事儿,可不是你一个小小书吏能插手的。
魏广德笑笑,摆手让他出去。
这会儿这些奏疏已经不香了,魏广德没一点兴趣翻看,脑海里开始再次出现那几个人的身影。
余有丁,为了入阁已经活动很久,他肯定是要上举荐名单的。
余有丁浙江人,和申时行一样,嘉靖四十一年探花,当初张居正临行前也曾举荐过,说其可入阁辅佐。
应该说,这是个八面玲珑之人,和张居正,申时行关系都不错,最近也很靠向魏广德。
魏广德确信,这样一个人上了举荐名单,万历皇帝那里肯定是愿意接受的。
至少,在申时行为次辅时,余有丁的加入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薄自己的权利。
许国,徽州府歙县,也是那一科的进士,仕途四平八稳,完全就是奔着入阁路线升迁。
因为徽州府那里豪商众多,为他在京城官场没少添加助力。
他的官路上,从翰林检讨、国子祭酒、太常卿、太子事到礼部侍郎,可见背后乡族没少出力周旋。
之前也有人和魏府接触,举荐过他。
不过当时魏广德不置可否,并没有表达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