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鸟铳手1080人,占全营编制总额的40%,加上火箭手,全营使用火器的士兵约占50%左右。
戚继光编制的骑兵营,编制与步兵营相同,全营官兵总共2700人。
其中,鸟铳手432人,快枪手432人,每营装备有虎炮60门,炮手180人,合计枪炮手1044人,占全营编制总额38。7%,加上火箭手,骑兵营使用火器的士兵也占编总额50%左右。
此外,还有车营和辎营,这部分车营兵力超过三千人,其他一般都没超过这个数字。
其实,明初太祖朱元璋觉得每营5600人的军队,是作战部队最佳人数。
不过随着火器的普及,现在大明已经把作战部队的人数下降到3000人,但依然能够保持很强的战斗力。
戚继光开始着手调整部署,准备把新到的六个新兵营分派出去,加入到战场上。
而锦衣卫潜伏在倭国京都的密探,则在想方设法搞到倭国最新的作战计划,特别是他们预计的开战时间。
大炮虽然被倭国大名凑出来了,可把这些大炮运到关西还需要时间,所以利用这些空档收集倭国情报,就是最近一段时间锦衣卫的头等大事儿。
京都一处私宅里,一个身材矮小的汉子正禀报他刚刚打听到的休息。
“据伊藤惠泽所说,他主家柴田胜家曾表示,进攻中国需要推迟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北条和上杉家的火炮运输路途较远,可能需要一个半月时间。
只是好像羽柴秀吉认为可以现已一百多门火炮组成炮队先行和我军交战,再等待后续援兵到来。”
书案后坐着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虽然精神依旧矍铄,但终究难掩老迈的气息。
汉子说完话,他好一会儿才开口问道:“就是说,开战的时间,可能是在二、三月前后?
如此拖延时间,其他大名会没有意见吗?”
“这个就不清楚了,不过据各方面收集来的消息,倭国支持四十多万军队半年的军粮还是有的。”
那汉子回答道。
“居然能够这么久。”
老者嘴里念叨一句,随即又开口问道:“那那些火炮来源可曾问清楚?”
“都是和夷商私底下购买的,一般可以达成一两门炮的交易,只是夷商贪心,都是百金以上的价格,而且数量压的很死。
根据我们的判断,很大概率是葡萄牙商人偷偷买给他们的,也有少量是西班牙商人那里获得。”
其实,虽然果阿总督对葡萄牙商人和倭国的交易,明令禁止买卖火炮,但商人逐利,在有巨大溢价的情况下,他们还是愿意偷偷卖出火炮给倭国的。
至于消失的火炮怎么解释,那自然涉及到壕镜。
壕镜可以铸造大炮,只要悄悄在那里订购,就可以把船上老旧火炮处理给倭人,再从壕镜获得补充。
旧换新炮,还能大赚一笔,商人们也很难压得住心中的贪婪。
这点,其实锦衣卫最初就有猜测,怀疑过壕镜的火炮工厂。
现在,不过是更加明确的把方向瞄向那里。
“得给朝廷上报此事,让香山县必须插手壕镜火炮工厂的生产,监督火炮的流向。”
老头开口说道,“葡萄牙人,他们也只可能从壕镜弄到大炮。”
想到倭国每年数十条夷船到来,这几十年能偷偷摸摸攒出二百多门火炮,也是真不容易。
“下去吧,继续打探消息,最好查的更仔细些。”
老者说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