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隆万盛世 > 1590兵力不足(第2页)

1590兵力不足(第2页)

这种义务兵役制确保了战争时期能快速组建大规模军队,但战后需通过军功授爵激励民众参战。

唐代后,义务兵役逐渐转向募兵制,职业军人成为军队主体,非职业化民众参军意愿下降。

明朝卫所制虽能快速集结百万大军,但实际战斗力集中在少数精锐部队,且日常训练松懈、装备维护艰难,导致就算花钱凑出大量军队,但实际战力不会有多少提高,不过是空耗国帑。

而且到了明朝,从冷兵器时代转向热兵器时代后,军队专业化程度提高。

唐朝以前的府兵制,本质上也是义务兵役制度,从百姓中大规模抽选丁户参军,进行简单的训练后依然承担农业和军事任务。

不过,其实大明卫所制最后的结果和唐朝府兵制一样,屯田制度和均田制度被破坏后,军队战力就直线下降。

也是,国家也被迫只能转向耗费更大的募兵制,招募青壮从军,以提高军队战力。

辽东军的精锐,也就是现在带的人马,其实就是从辽东招募的营兵而不是卫所兵。

卫所兵,现在都是辽东各地营堡的守卫部队,他们也只能承担地方保安部队的任务,根本没多少能力承担作战任务。

虽然已到午时,但明军没有准备午饭的传统,一般都是一直走到申时初才会择地安营扎寨。

因为今日的营盘位置已经不远,未时就能抵达,所以刘?只让士卒休息了一会儿,就起来继续前进。

等大军再次开始缓缓前行后不久,他等待的消息终于传来。

倭寇并没有改变设伏地点,但是在洼地附近的山头上布置了防线,甚至还对一些山坡进行了处理。

显然,他们在山上已经准备了滚木石一类的武器。

而下方的大路上,已经堆积了一些障碍物,阻止大军继续沿官道推进。

刘?听到斥候报告,拳头不由一紧。

占据山头阻击,那对手要是挨个山头都这么搞,他要什么时候才能抵达大田城下。

“倭寇的防线距离营寨位置有多远?”

刘?马上追问道。

“沿大路走就是六七里。”

斥候队长回答道。

“知道了,继续监视,还有周围,防止倭寇在外围山头隐藏,对我们进行前后夹击。”

刘?想想,自己的兵马终归偏少。

当面锣对面鼓交战,他不怕。

可如果对方借助地形困住他,可就有些麻烦了。

其实,这招国司元相不是没想到过,但是被小早川隆景拒绝了。

要围困明军,就需要他们大军驻留野外。

一旦战事不利,可能导致全军溃败,从而直接失去大城的防御力量。

围困,最起码也要倭军能够和明军打个有来有回才行。

可一旦明军架炮,对一个方向进行猛攻,他们很难围住他们。

所以,小早川隆景一开始就只是想利用地形打击明军一下,就撤回大田城。

到了未时中刻,明军前哨已经抵达那片小树林,并四处查看没有异常后,就在前方两里开始结阵,等待中军抵达和扎营。

很快,刘?就带着大队赶到。

查看周围环境后,刘?还是比较满意。

距离树林半里地就有一处小溪流淌而过,只需要派出一队明军进驻小溪上游监视,就可以保证明军水源安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