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隆万盛世 > 1590兵力不足(第1页)

1590兵力不足(第1页)

翌日,阳光打破了明军营地的安静,很快营寨里就喧闹起来。

士卒穿戴齐整后起来洗漱,又吃了早饭,随即拔营起寨。

按照昨日的安排,大队斥候在明军出发前,就已经带好干粮提前出发,沿着官道两侧山地前行,预防遭遇倭寇埋伏。

而明军前哨是一营五百人马,在原有三门虎蹲炮的基础上,刘?又增派了一队炮手,带着三门中型佛朗机炮和三门虎蹲炮一起行动。

这营兵马,原本就有一百鸟铳手,还有二十多名弓手,再有火炮相助,应付遭遇战或者伏击战,也足够他们硬挺一段时间,等待中军上来支援。

此外,后队也增派了一队炮手,增加了一些火炮,而不像前两天,除了本队的虎蹲炮外,大部分火炮都集中在中军统一行动。

不过,昨日遭遇明军斥候侦查后,小早川隆景和国司元相就知道,伏击战已经没可能成功。

以明将的谨慎,他们的图谋算是失败了。

除非,把伏击战改为诱敌深入,用部分人马突袭的方式,吸引明军前军孤军深入,进行小规模埋伏战,或许会有收获。

不过,这种打法收效甚微,自己也容易丧失锐气。

是的,诱敌战术打赢了,确实可以壮大士气。

可一旦拦不住明军增援,最后全军后撤,就会让手下士气低落。

没有十足把握,小早川隆景是不愿意冒险的。

如此,还不如就按照最初的计划,以山头组成防线,层层阻击明军向大田城的进攻。

等明军打到那里的时候,也已经人困马乏,或许,还有偷营的可能。

一上午,明军推进速度很快,到晌午的时候,已经行进了十多里路,已经接近斥候选定的扎营位置。

“斥候还是没有发现倭寇踪迹吗?”

骑在高头大马上,刘?有些诧异道。

这样的地形,其实是很适合设伏的。

就算昨日被本方斥候发现了踪迹,他们完全可以改变伏击地点,前推伏击位置。

看着四周绵延的丘陵,刘?还在心里这么想着。

戚继光把防线推进到备后,其实也是因为知道这里的地形。

就算城池面对倭寇附蚁攻城难以抵挡,败退的明军也可以依托地势蹭蹭抵抗,等待明军援兵。

说到底,他不认为几万人能抗住倭寇几十万人围攻。

唯一的办法就是避实击虚,倭寇不可能几十万大军一路攻来,肯定是要分兵的。

明军只能机动,其他方向勉力抵抗,集中优势兵力一路路击溃敌军。

只要一仗挡住倭寇进攻,后面就可以开始谈判,获取“中国地方”的控制权。

大明,要的其实是石见,而不是其他。

多获得一些土地,以后就可以作为谈判的筹码。

而倭寇一旦不能快速击溃明军,自然知道他们无力将他们驱逐,也只能接受。

这是戚继光在收到锦衣卫情报后,和王锡爵密探后得出的结果,也是对大明最有利的结果。

只能说,大明现在的国情,实在是支持不起十万人以上的跨海远征,成本太大了。

明朝以前历代王朝,除开倾国之战,平时的战役都可以调动十数万到数十万规模的大战,而明朝在明初国力强盛时,还可以勉强凑集二三十万大军北伐。

但是到了中后期则多只能在纸面上达到,多只能出动几万人,这里涉及到的其实有兵役制度演变和战争形态的巨大变化。

战国时期实行全民皆兵制,男子平日为民,战时为军,甚至女子在特定战役中也需参战,如长平之战秦国动员15岁以上男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