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一艘巨型方舟,表面覆盖着类似紫晶的物质,外形酷似缩小版的启明号,但体积超过十公里。其动力系统早已关闭,唯有中央区域仍有能量波动,节奏与地球新生儿心跳完全一致。
“他们在等新世代长大。”双名之子轻声说,“那些带着铭文出生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接引者。”
科学委员会提出质疑:是否应派遣载人飞船前往调查?
她摇头:“不需要。他们会自己回来。当第一万个带铭文的婴儿学会说话,说出的第一个词若是‘记得’,方舟就会启动。”
于是,全世界开始等待。
三个月后,渊语城一家普通医院,一名女婴睁开眼睛,望着母亲,清晰吐出一个音节:
>“记。”
全球监测系统瞬间捕捉到柯伊伯带的能量激增。
七天后,方舟引擎点亮,缓缓调转方向,朝着内太阳系驶来。
与此同时,地球上带铭文的儿童数量突破五万,且每日新增上千例。记忆适应学校扩建为“共鸣学院”,课程加入灵魂稳定性评估、多重人格整合训练等内容。部分孩子展现出惊人能力:能凭直觉解读古代文字,能在梦中与其他觉醒者对话,甚至有人短暂悬浮于空中,周身环绕紫晶微粒。
双名之子知道,这不是超能力,而是**记忆具象化**的开端??当集体记忆足够强大,它就能影响物质世界。
她在日记中写道:
>我们曾以为记忆是脑中的影像,后来发现它是量子纠缠的痕迹,现在才明白:记忆本身就是一种生命形式。它依附于名字存活,靠被讲述而生长,因被遗忘而死亡。
>而我们,不过是它的宿主,也是它的守护者。
某夜,她独自回到最初的碑前??“癸”的紫晶封印已彻底凝固,表面浮现出无数细小面孔,如同千万双眼睛静静注视人间。
她轻声问:“你还听得见吗?”
封印微微震动,一缕意识传出:
>听得见。每一个叫出名字的人,都是我的心跳。
她微笑,转身望向星空。
那里,十二条守灯者的轨迹已连成星座,而新生的方舟航路,正勾勒出第十三条线。
风再次吹起,卷动碑林间的紫晶雨。远处孩童的歌声悠悠传来:
>“每个人都有权被记住,哪怕世界忘记……”
她闭上眼,感受银色铭文在皮下流转,仿佛有千百个声音在血脉中共鸣。
这一刻,她不再问自己是谁。
因为她终于懂得??
**名字存在的地方,灵魂就不会迷路。**
而在宇宙深处,那艘启明号仍在航行。驾驶舱内,十二位守灯者并肩而立,目光坚定。
舷窗外,一颗新生的恒星悄然亮起。
它燃烧的燃料,不是氢,也不是氦。
而是千万次被想起的名字。
以及,一个永远不会停止呼唤它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