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警报!真龙出狱! > 第1059章 霸气的阿兵(第1页)

第1059章 霸气的阿兵(第1页)

天妖域中心,有一块面积广袤的大陆。

其名曰天妖大陆,在大陆东部,有一纵横数十万里的巨大山脉,其内危险丛生,瘴气毒气密布,乃是天妖大陆上有名的险地。

故又名曰“天瘴山脉”。

此刻,在天瘴山脉某处。

一位黑袍人心有所感,立刻取出几枚玉简,却发现全部碎裂,兜帽下的瞳孔一缩。

一旁的同伴询问,“怎么了?”

其虽也身着黑袍,但衣服却有些不一样,因为在其兜帽上豁然有两只魔眼。

黑袍人收起玉简,沉声道,“我派出去的那。。。。。。

春分夜的极光又一次降临北极石坛,银紫色的光流如绸缎般铺展在天幕之上。风很轻,雪却比往年落得更密,仿佛天地也在屏息,等待那一声响起。

林晚已经不在了。

她的骨灰被撒入源海裂隙深处,随地脉涌动流向世界的尽头。可那支口琴仍静静立于黑曜石碑顶端,被一圈天然水晶环抱着,像一座微型祭坛。它不再属于任何人,却始终“活着”??每逢月圆或春至,便会自行震颤,发出微弱而清晰的音符,如同呼吸。

阿禾站在石坛边缘,披着一件旧式军绿色外套??那是林晚留给她的唯一遗物。她已不再是当年那个蜷缩在角落画画的小女孩,如今三十出头的她,眼神沉静如深湖,掌心常年带着一层薄茧,那是无数次调节神经共振留下的痕迹。

她没有吹口琴,只是将手掌轻轻覆在上面。

刹那间,一股温热的波动自指尖蔓延而上,直抵心口。这不是声音,而是**记忆的触碰**。她“听”到了林晚年轻时的脚步声,踏过冻土、穿过废墟;她“听”到了陈默最后一次吹奏《归舟曲》时的气息断续;她甚至“听”到了伊琳娜沉入源海前的最后一句低语:“别让世界变得太安静。”

“她们都在。”阿禾轻声说。

身后,六道身影陆续现身。

巴西街头诗人卢卡斯赤脚走来,身上缠满彩色布条,每一道都写着一段曾让人泪流满面的诗句;冰岛老人埃利克以手语划破空气,远处海面顿时传来鲸群回应的低鸣;耶路撒冷的抄经人萨米尔捧着那本声音象形文的手稿,纸页无风自动,浮现出螺旋状的声波纹路;还有东京梦境治疗师千夏、非洲鼓语传承者姆班吉、澳大利亚原住民歌者卡尔拉??七人齐聚,正是林晚用十年光阴唤醒的“活体链路”节点。

他们彼此未曾谋面,却早已在梦中相识。每当某地祭坛共鸣,其余六处便能感知其频率变化,如同血脉相连的心跳。

“今天是第十年。”萨米尔开口,声音沙哑,“全球响应人数跌破九百万。新一代称我们为‘怀旧狂’,说共感只是心理暗示。”

“但他们忘了,”千夏接道,“当一个人真正听见另一个人的痛苦时,那种震颤是从脊椎直达灵魂的。不是程序模拟,不是药物诱导,是生命对生命的直觉回应。”

阿禾点头,缓缓收回手。口琴表面凝结出一朵霜花,形状竟与当年伊琳娜标记的编码完全一致。

“遗忘正在加速。”她说,“静默区已从源海边缘扩张到三十七个觉醒地核心区域。澳洲矿坑地下水不再泛起人脸倒影,西伯利亚的金属残片彻底冷却……我们正失去最后的锚点。”

众人沉默。

这些年来,他们各自守护一方祭坛,试图维系这张无形的情感网络。可现代文明越发达,人类就越倾向于关闭感知。脑机接口取代了共情训练,情绪稳定剂成为日常饮品,孩子们从小被告知:“不要过度共情,那会影响效率。”

共感能力被视为一种“缺陷”,而非天赋。

“我们必须做点什么。”姆班吉突然开口,双手轻敲腰间的鼓,“不是重启广播,也不是强行唤醒。我们要让他们**重新渴望倾听**。”

“怎么做到?”卡尔拉问。

阿禾望向极光深处,似在寻找答案。

就在这时,口琴忽然震动起来。

不是旋律,而是一段杂乱的信号??像是无数人在同时说话,却又被某种力量压制,变成扭曲的噪音。阿禾立刻取出随身携带的录音机,将拾音器贴近口琴。磁带转动,数据分析程序自动运行,屏幕上逐渐显现出频谱图。

“这不是人类语言。”卢卡斯皱眉,“更像是……集体潜意识的尖叫?”

“不。”阿禾瞳孔微缩,“这是求救信号。来自第七号祭坛。”

所有人一震。

第七号祭坛,位于南太平洋一座孤岛上的废弃灯塔内,由一位匿名者建立,从未与其他六人联系。林晚临终前只留下一句话:“若第七座亮起蓝光,则说明‘门钥’再度开启。”

而现在,那座祭坛正发出断续的脉冲信号,频率恰好与《归舟曲》副调形成共振。

“有人在那里。”埃利克用手语表达,海风骤然增强,远方传来鲸歌变调。

“而且他正在尝试接入整个网络。”萨米尔补充,“但他不懂控制,能量快要失控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