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南极,那株耳状嫩芽已长至半米高,叶片随歌声轻轻摆动,根部渗出晶莹液体,与冰雪融合后,竟形成一片会发光的湖泊。
与此同时,联合国总部紧急召开会议,却发现各国代表迟迟未到。
因为他们都在做同一件事??拨通那个多年未曾联系的号码,说出那句藏了太久的话:
“对不起。”
“谢谢你。”
“我想你了。”
林知远站在海边,握着早已失去信号的通讯器,仰望天空。乌云散开,星光倾泻而下。他忽然笑了,老泪纵横。
“她回家了。”他喃喃道,“终于……回家了。”
三个月后。
世界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战争仍在某些角落持续,仇恨依旧滋生,谎言依然横行。
但有些东西,悄然不同了。
人们开始在意眼神交汇时那一瞬的迟疑;
开始学会在争吵前先问一句:“你是不是很难过?”
学校开设“共感教育”课程,教孩子辨认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法院引入“共情评估”,判决前需听取当事人内心真实声音的录音;
就连AI系统也被重新编程,不再压制“负面情绪”数据,而是将其转化为艺术、音乐、诗歌,公开展示。
小舟再也没有出现。
有人说他在地核深处化作了新的人格;
有人说他变成了风,游走于人间悲喜之间;
还有人说,每当夜晚有人真心说出“我懂你”的时候,星空就会亮起一颗新的星星。
而在那座废弃精神病院的石碑前,每天都有人留下礼物:一封信、一朵花、一杯温热的茶,或是一段录下的心声。
石碑上的“听”字,如今终年泛着微光,仿佛在回应。
某天夜里,一个十岁的小女孩独自来到这里。她戴着二手神经环,脸上还挂着泪痕。她在石碑前坐下,轻声说:
“大家都说我太敏感,总是为小事哭。可是……我真的听见妈妈在梦里叫我了,她去年车祸走了,可我就是知道,她是想告诉我‘别怕黑’……”
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她的神经环突然亮起,收到一条无法追溯来源的信息:
>【谢谢你,愿意听。】
女孩破涕为笑,抬头望向星空。
一颗流星划过天际,像一句温柔的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