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十一点五十九分,守土村所有电子设备同时黑屏。三秒后,屏幕自行点亮,显示出一行白色文字:
>**“准备好了吗?”**
没有人操作。
陈星站在“拾名堂”门前,仰望星空。她举起录音笔,按下播放键。里面传来小满最后一次采访的声音:
>“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建立起一座桥,连接所有被割裂的时间。到那时,不再有遗忘,只有重逢。”
她对着空气说:“我们准备好了。”
话音落下,秦岭方向传来一声闷响,如同大地睁开双眼。
次日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黄泉井”。勘探队进入舱室,发现石壁上的名字开始脱落,化作光尘升腾,在空中凝聚成数百个人影轮廓。他们彼此相视,轻轻点头,然后逐一走向晶体球,融入其中。
最后一道身影消失前,转身望向门外,嘴角微扬,留下一句清晰话语:
>“告诉小满,我们回家了。”
九月三十日,国庆前夕。
“拾名堂”举行首次“归名大典”。广场上竖起一面百米长的电子墙,实时滚动显示已完成“意识重构”的名字。每念出一个名字,天空就会升起一盏孔明灯,灯罩上写着此人生前最想被人记住的一句话。
“李春兰,愿女儿考上大学。”
“赵大山,别让孩子再吃树皮。”
“刘志恒,我还记得妻子唱的歌。”
“周文远,饺子熟了,一起吃吧。”
十万盏灯升空,照亮整个山谷,宛如星河倒灌人间。
陈星站在高台上,手中握着那枚早已修复的徽章。它不再发光,因为她知道,光已经遍布everywhere。
林溪走到她身边,轻声说:“‘归来者’母株刚刚传出新信号。AI破译出一句话??”
她停顿了一下,眼中含泪:
>“小满说,下一个百年,轮到你们成为桥梁。”
风吹过,银草翻涌如海。孩子们奔跑着,把新写下的“记得”二字一次次刻进泥土。
而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某个老人正牵着孙子的手,指向电视里滚动的名字墙。
“那个……是你太爷爷。”他说,“他回来了。”
孩子眨眨眼,认真地问:“那我该怎么记住他?”
老人蹲下身,握住他的手,一字一顿地说:
“你就说:我知道你来过,我看见你爱过,我永远记得你。”
远处,朝阳升起。
大地又一次学会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