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
在朱標眼中,胡大老爷就是一位性格隨和、风趣的长辈。
甚至在他心里,这位伯父是最让他感到自在的。
在他面前,可以畅所欲言,不必担心太子的身份束缚。
遇到难题时,总能从这位伯父那里得到看似离奇却发人深省的答案。
今日亦是如此。
前些日子,他几乎急得焦头烂额。
尤其是亲眼见识了火炮的威力后,更是寢食难安。
大明竟在武备上落后於蛮夷?
这简直是天大的耻辱!
按照惯例稟报父皇后,父子二人一筹莫展。
而这时,胡大老爷风尘僕僕地赶了回来。
品著茶、閒谈之间,难题便迎刃而解。
或许这些见解未必完全契合朱標的心意。
但他不得不承认,此刻心中已然明朗。
不仅对火器製造之事有了清晰认知,就连日后继承大明基业该如何施政,也都有了明確方向。
这位不贪权势、只爱美人美食自得其乐的长辈,实在令朱標感到无比称心。
胡大老爷的提前告退,朱標也觉得情有可原。
经他方才那番剖析,大明朝確实存在诸多弊病。
而这些弊端,多数还是父皇引以为傲的政绩。
若继续深谈下去,恐怕就不止是爭执那么简单了。
能提建议是情分,远离皇室纷爭才是本分。
胡大老爷既已尽到本分,自然该適时抽身。
想到这里,朱標方才回神。
转头却见父皇涨红著脸在那边喋喋不休。
细听之下,全是对胡大老爷的指责。
什么故作清高、不识抬举、目中无人。。。。。。
若在平时,朱標定会上前劝解。
可今日被胡大老爷灌输太多新观点,此刻只觉思绪纷乱。
有时候思考过度確实令人精疲力竭。
今日他实在不愿多言。
甚至觉得让父皇发泄一番也未尝不可。
谁知这番消极態度,反倒激怒了朱元璋。
原本骂了半天无人应答就够恼火。
现在连亲儿子都不帮腔?
“朱標,你这是什么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