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辰时已到,该上早朝了。”
就在这时,一边的魏朝轻声提醒。
他手中捧着明黄色的朝服,上面绣着十二章纹,玄色镶边在晨光下泛着金光。
朱由校点头起身,任由宫女为他换上朝服,系好玉带,又接过太监递来的珠冠。
待一切收拾妥当,他迈步走出东暖阁,乘坐帝辇前往御门听政。
此刻。
皇极门外。
文武百官已按品级列队等候,朝靴踏在汉白玉石阶上,无声却肃穆。
皇极门上,香炉里燃着檀香,烟气袅袅升起,绕着殿顶的蟠龙藻井缓缓散开。
朱由校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阶下的百官,待众人行过大礼之后,才缓缓开口:
“今日早朝,有诸事需商议,其中,便是通商事宜。
此前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三国议定通商,三国共订生丝三十五万匹,瓷器、茶叶若干。
如今江南士绅似有囤积蚕丝之意,恐误了订单,此事需有人牵头处置。”
话音落下,殿内一片寂静。
大臣们面面相觑。
谁都知道江南士绅盘根错节,尤其是生丝买卖,多是江南官员的亲友在把持,处置此事,无异于得罪江南士绅。
这是费力不讨好的差事。
不少人下意识看向站在文官前列的叶向高。
如果要做成此事,便只有叶向高出马才行了。
这位东林党魁首,虽已年过甲,却依旧身姿挺拔,手持象牙笏板,神色平静。
朱由校的目光也落在叶向高身上。
“叶阁老,你是文坛领袖,江南各州府的官员,多是你的门生故吏,此事交由你处置,最为妥当。”
叶向高心中早有预料,听到皇帝点名,并未推辞。
他上前一步,手持笏板躬身行礼,声音沉稳有力:“老臣遵旨。”
起身时,他目光扫过阶下的同僚,缓缓补充道:
“与西夷通商,非本朝首创,隆庆年间便有月港开海之例,如今陛下只以货物交易,不允西夷驻留,不割寸土,已是稳妥之举。”
“如今国库空虚,辽东需军饷,南海需战船,通商所得白银,可解燃眉之急。
江南士绅虽重利,却也知晓国之大义,老臣愿书信一份,派人前往江南,晓以利害,定能让他们配合朝廷,完成订单。”
朱由校闻言,嘴角微微上扬。
叶向高果然通透。
他要的不仅是完成订单,更是借叶向高的身份,缓和朝廷与江南士绅的矛盾,避免兵戎相见。
若叶向高能凭自己的影响力,让那些士绅放弃囤积蚕丝,乖乖将生丝卖给江南制造局,便是皆大欢喜。
可若是叶向高镇不住场子,那些士绅依旧冥顽不灵,那他也只能动用雷霆手段,派京营南下,连同那些与士绅勾结的官员一并清算。
“有叶阁老这句话,朕便放心了。”
朱由校语气缓和下来。
“若书信难成事,叶阁老可持朕的密旨前往江南,若遇阻挠,可便宜行事,必要时,可调动江南卫所的兵力,协助处置。”
叶向高心中一凛,连忙躬身:“老臣谢陛下信任,定不辱使命。”
他知道皇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