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清晨,李倧又带着新采的鲜参去见毛文龙。
城中大堂。
毛文龙正坐在案前看舆图,见他进来,只是抬了抬眼:“殿下今日又来,可是贡品筹备妥当了?”
“劳将军挂心,贡品已备好,不日便可送往北京。”
李倧躬身行礼,双手递上参盒,语气谦卑。
“这是昨日刚从咸镜道深山采来的鲜参,特来献给将军补身。”
毛文龙接过参盒,打开看了一眼,随手放在案上,脸上旋即露出笑容来了。
“殿下倒是有心。”
这段时间,他算是享受了朝鲜国父的待遇了。
美人、美食、美酒,都有人送来巴结他。
人参更是吃不完。
吃拿卡要,日子当真是好过得不得了。
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对于这个扶不起的李倧,毛文龙自然也不吝啬给他支持。
“光靠贡品求粮,终究慢了些。
本帅已让人去传旨,让咸镜道、平安道、黄海道的兵使,三日内务必率部来平壤拜见你。
有了这三道兵马,你手里的力量也能壮些,而且他们也有些粮食,可以让你撑得久一些。
足够让大明的粮草过来了。”
李倧闻言,心中又惊又喜。
他之前多次传召三道兵使,可那些人要么推诿,要么阳奉阴违,如今毛文龙一句话,他们便不敢不从,这就是大明的威慑力!
“多谢将军!”
他连忙躬身道谢,语气里满是真切的感激。
“有将军相助,朝鲜定能渡过难关!”
毛文龙摆了摆手,没再多说,只是让他下去等通知。
三日后。
三道兵使果然如期而至。
咸镜道兵使带着两千人,平安道兵使率三千人,黄海道兵使也带来两千人马,再加上李倧这十日里新募的一万三千青壮,他麾下的兵力瞬间膨胀到两万之众。
两万人,可称实力强大!
可当毛文龙亲自去校场查看时,脸上却没了半分笑意。
校场上的士兵稀稀拉拉地站着,大多穿着破烂的布衣,手里握着的要么是锈迹斑斑的长刀,要么是削尖的木棍,连像样的甲胄都没几件。
只有三道兵使带来的正规军,还穿着残缺的皮甲,勉强算有几分军人模样。
“这就是你所谓的两万兵马?”
毛文龙指着校场上的人群,有些失望。
“除了那七千人,剩下的一万三千人,跟你之前对付的流民有什么区别?
连甲胄兵器都配不齐,别说跟李珲的军队打,就是再来一股流民,也能把他们冲垮。”
李倧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却不敢反驳。
毛文龙说的是实话,这两万兵马看着多,实则是虚有其表的乌合之众。
他张了张嘴,想解释“粮草不足,无力置办装备”,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毛文龙看着他窘迫的模样,摇了摇头:“罢了,能凑齐这些人,也算是你的本事。”
弱一点没事,若是这些人太强了,就该他担忧了。
“我会让本部人马替你训练一个月,一个月之后,就靠你们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