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皇太极是真的撑不住了。”
熊廷弼放下手中的消息简报,对身旁的周文焕说道:“传我命令,赫图阿拉方向的斥候,不必再早晚各探一次,改为一日一次即可。
重点盯防皇太极动身前往抚顺的动向,其余精力,先放在接收归降汉民的安置上。”
周文焕虽仍有几分顾虑,却也觉得多份消息印证,应当无误,便躬身应道:
“是,明公。”
就在熊廷弼将注意力转向“受降准备”时,抚顺城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雪地里,一支打着“大明钦差”旗号的队伍正缓缓驶来。
为首的是一身蟒袍的王承恩,身后跟着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牛车、马车,车上有许多箱子,箱子上贴着明黄色的封条,一看便知是皇帝的御赐之物。
熊廷弼闻讯,立刻带着马世龙、何纲等将领,亲自到城门口迎接。
“辽东经略熊廷弼,拜见天使!”
熊廷弼身后,军将官员们纷纷行礼。
“拜见天使!”
“诸位客气了。”
王承恩笑着走上前,声音洪亮,满是喜庆。
“咱家奉陛下之命,前来为辽东将士颁赏。红河谷、铁岭、开原三战大捷,陛下龙颜大悦,特来发赏!”
熊廷弼连忙躬身谢恩:“臣熊廷弼,代辽东全体将士,谢陛下圣恩!”
可当他的目光越过王承恩,落在其身后的一人身上时,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
那人身着绯色官袍,面容清瘦,眼神锐利,正是陛下派来的钦差。
杨涟。
而杨涟身后,还站着一千名身着黑色甲胄的精锐。
熊廷弼的心,瞬间沉了下去。
王承恩似乎没察觉熊廷弼的异样,笑着介绍道:
“这位是杨涟杨都堂,陛下特命他协助咱家颁赏,顺便看看辽东的防务。
杨都堂可是陛下的得力干将,此前在蓟镇整顿军务,成效显著啊!”
“熊经略,久仰。”
杨涟走上前,语气平淡,眼神却像鹰隼般扫过熊廷弼身旁的将领。
“见过杨都堂!”
熊廷弼强压下心中的不安,拱手还礼,可脑子里却早已翻江倒海。
协助颁赏?
何须带一千名兵卒?
这些人,看起来就是锦衣卫啊!
况且,杨涟的名声,他早有耳闻:
不久前在蓟镇,杨涟以“整顿贪腐、严明军纪”为名,将整个蓟镇翻了个底朝天。
查出克扣军饷、私通敌寇的将官多达一百余人,其中被斩首示众的有三十余,流放充军的近百,连蓟镇总兵都被他架空了。
如今杨涟带着锦衣卫来辽东,难道是陛下要查辽东的军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