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皇明 > 第383章 耆宿进京天心臣意(第4页)

第383章 耆宿进京天心臣意(第4页)

通州驿站外。

只见一个身着御史官袍的中年人,正快步走来。

他面容方正,眉宇间带着几分御史特有的锐利,身后跟着一位穿锦袍的中年人。

两人径直走到驿站大堂,御史官袍的中年人抬手拦住正要上前询问的驿吏。

“敢问驿吏,叶向高、何宗彦二位阁老,是否在驿站中歇息?”

驿吏见他胸前补子绣着獬豸,知是都察院的御史,连忙躬身回话:

“回御史大人,二位阁老正在后院上房歇息,刚用过晚膳。”

“劳烦驿吏代为通传,便说都察院御史李应升求见。”

李应升话音刚落,身后的锦袍中年人连忙上前一步,补充道:“还有……革职待任的钱谦益,一同求见二位阁老。”

这话出口,驿吏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他早听闻钱谦益,因牵涉漕运贪腐案被革职,如今虽无官无职,却仍在京城周边活动,想来是听闻叶、何二位老臣即将入阁,特意赶来攀附的。

驿吏不敢多言,连忙应下:“二位大人稍候,小的这就去通报。”

不多时,驿吏匆匆折返,对着两人躬身道:“二位大人,阁老请您二位上楼。”

李应升与钱谦益对视一眼,皆是眼中一亮。

能被如此快地召见,说明二位老臣并未将他们拒之门外。

两人整理了一下衣袍,快步登上二楼,推开上房的房门,正见叶向高与何宗彦坐在炭盆旁,手中还拿着半卷《皇明日报》。

“学生李应升(钱谦益),拜见二位阁老!”

两人连忙躬身行礼,动作恭敬,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攀附之意。

尤其是钱谦益,弯腰时几乎要弯到九十度,眼神却偷偷观察着叶、何二人的神色。

叶向高抬手摆了摆,语气平淡:“不必多礼,坐吧。你们连夜赶来通州驿站,想必不是为了单纯的拜见,有话不妨直说。”

他久居朝堂,见惯了这种“深夜求见”的把戏,早已看穿两人的来意。

李应升与钱谦益谢过座,在一旁的木墩上坐下。

屁股还没坐热,李应升便率先开口了。

“二位阁老久居乡野,或许不知如今朝堂的乱象。

陛下虽雄才大略,推行新政、收复辽东,皆是大功,但行事未免操之过急。

推广番薯不顾地方实情,整顿边军过于严苛,更屡次违背祖制,如纳蒙古女子入宫、重启西厂、大内行厂。

内阁首辅方从哲尸位素餐,不仅不能规劝陛下,反而一味迎合,致使朝堂非议四起。

如今二位阁老入京,正是该让方从哲退位让贤,由二位主持内阁,荡清吏治、匡正君心的时候!”

这话一出,钱谦益连忙在一旁点头附和。

“李御史所言极是!新政虽有可取之处,但需徐徐图之,不可急于求成。

辽东大捷虽振奋人心,可常年征战靡耗巨亿,已让国库空虚。

陛下年纪尚轻,我等臣子的劝谏,他未必听得进去,可二位阁老是三朝元老,德高望重,您二位的话,陛下定然会重视!

还请二位阁老以大明社稷为重,出手整顿如今的乱象!”

他一边说,一边偷偷观察叶向高的反应。

叶向高曾出任首辅,在朝中根基深厚,若是能攀附上这棵“大树”,不仅能恢复官职,说不定还能更进一步。

然而,叶向高却没有接话,只是缓缓放下手中的《皇明日报》,陷入了沉默。

一旁的何宗彦也没有开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