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游若昔,亭畔水清可掬,漫论泉冷与泉温。
天竺韬光,天色已暮,容后游;遂乘洋车去岳坟,路经栖霞岭,桃溪。岳王庙在栖霞岭下,金碧辉煌,系重建未久;仰庄严之像,不觉凛然。联语甚多,兹择三联,为:
暇日矢忠心,千古仰军人矩镬;
栖霞新庙貌,万方拜中国英雄。
专制杀英雄,千载何人雪国耻?
横流遍宇宙,九州无地哭忠魂。
忠孝节义,萃于一门,间拔南宋伤心史;
祠杓尝燕,昭乎四祀,可绝西湖堕泪碑。
寺左有启忠祠,祀岳父母,旁有五侯及五夫人祠;精忠墓在寺内,其树木皆向南,秦桧、王氏铸铁像,背缚跪于墓前。门联为:
宋室忠臣留此冢;
岳家母教重如山。
有精忠柏,相传为岳坟柏树历久变石,真的碧血丹心,草水亦为之感动吗?出岳王庙,见湖内泊一帆船,中坐一人,绝类纫秋!询之诸友,亦谓极像。下船渡跨虹桥已望见苏小的墓!所谓“英雄侠骨儿女柔情”又点缀在湖山图画中。旁为鉴湖秋瑾墓,草径荒凉,侠气犹存。卧薪说:“这是女界的英雄,我们后生应该行全礼。”我们很恭敬地行了三鞠躬的礼!佳联很多,如:
浙东西冤狱成三,前岳后于,浩气英风侠女子;
湖南北高峰有两,残山剩水,惊魂血泪葬斯人。
共和五载竟前功,英名直抗罗兰,欧亚东西,烈女双烈;
风雨一亭还慧业,抔土重依武穆,湖山今古,秋社千秋。
慧文拜谒了秋瑾墓,要去玉泉看金鱼。我们说,天晚了明天再游,后来,我见她很热心地要去,我们遂把船划到清涟寺。御书为“清涟禅寺”。进门为大雄宝殿,殿后有方池二——即玉泉,清澈见底,有五色大鱼数百,映日金鳞耀目,美丽无比!再进内有珍珠泉,再进为鱼乐国,大鱼约有三尺许,以石击之,一翻身,水花四溅。上有洗心亭,凭栏投饵,此为最佳。遂棹归舟,时暮霭笼罩,高歌一曲,余音缭绕水面。晚风拂面,胸襟皆清,此种清凉福几生修到?
昨夜十时余我伏在电灯底下,给北京的朋友写信,写完我正要归寝,忽然淅淅沥沥地落起雨来,洒在芭蕉叶上,奏出很凄凉的音韵。这时景色渐黯淡起来,电灯也惨然无光。由窗外看出去只见黑漆漆一片,雨愈下愈大,我想到一切的旧事,都浮在我的心阈里,烦恼极了。最令我挂念的,就是雨要不止,明天怎样游西湖呢?果然恨事,今天早晨到下午雨犹未止,且愈下愈大,今日的西湖是不能去了,未免扫兴。并且我们有极短的规定,耽误一天,西湖就少游一天,这是多么可惜的事啊?一直到八号的下午,雨稍止,我才能再见到西湖。
别后的怅惘是多么幽怨啊!幸而又能三次与西湖把晤。只见细雨濛濛,湖水微绉,烟雾成霞,山岚抹黛。东坡有诗咏西湖初雨:“水光潋滟晴偏(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可知西湖之晴雨皆为佳艳。我不禁欣喜,能看到雨后的西湖:望去如云如烟,似山非山;如月光射到梨花时,由楼上望梨花后之美人,其美在隐约间。船抵葛岭拢岸。葛岭在宝石山西,相传为葛洪炼丹处。上船后雨已止,唯径湿草滑;花草欣然,欲滴露珠;路旁有荒冢,覆满青碧,旁有白泉涌出,其声淙淙。过“兰若精舍”,再进杨柳夹道,槐青松香,满山苍翠。岩间有大瀑布冲下,声犹裂帛,洁如绡练。对面有奇峰峙立,俨如一石砌成,上有“喜雨亭”,一望满湖风景,翠峦如屏;苏堤杨柳,犹自随风飘舞,历历如涌眼底。有联为:“雨后山光分外青,喜看湖水浓于碧。”在此仰视则红旭一轮,俯窥则翠峦千叠,诚为宇宙内之奇观,愈登愈高至顽石亭,无奇可叙。“揽灿亭”有联为:“江痕斜界东西浙,山色都收内外湖。”能望见全湖,风景历历如画,钱塘如带,横系天边。再上有石碑,额曰,“渥丹养素”,中有古葛岭院,即葛洪住处。再进为玉泉殿,旁有抱朴庐——抱朴,葛洪之别号。再上为炼丹台,石洞中供葛仙像。登炼丹台,已能全望钱塘。在湖中的小舟,宛如凫鹅游泳;四围碧青,拥护仙寰。有联为:“岭上白云千万片,时闻鸾鹤下仙坛。”再上为“观光”,有联为:“晓日初升,**得山色湖光,试登绝顶;仙人何处,剩有石台丹井,来结闲缘。”此处有关内侯葛洪像。有碑曰初阳台,地处高朗,最宜远眺,每岁十月朔日,可观月日并升。朝吞旭日,夜纳归蟾,湖光浅碧,层峦矗立;登其上,俯视岩下,烟云由脚下生,风声瑟瑟,殊畏衣薄!开旷心胸,无负披荆棘,出岩砾之苦。葛岭左有“智果寺”,寺旁有杨云友女史墓;南有“云龛亭”,联有:“雾鬓云裳曾入梦,柳塘花屿对是亭。”下葛岭即命船至孤山,一屿耸立,四无依联,又名孤屿;环山迭翠,如列屏几案,一镜平湖,澄波千顷;踞全湖之胜,而能爽然四眺。为林和靖隐处,有“放鹤亭”、“巢居阁”、“林下亭”诸胜。那时我极目水云,由低莲内看游鸥;昂首霄汉,想从林亭中放鹤归;处士风流不羁,看破人生真谛,梅妻鹤子,是真能自乐其生。想当年红梅百本,雪鹤一双,潇洒艳福,谁能比此?“巢居阁”后为林处士墓,有吴唯信题联最佳:
坟草年年一度青,梅花无主自飘零;
定知魂在梅花上,只有春风唤得醒。
墓旁有鹤冢,其形俨然如岳家父子坟,墓后壁上镌“孤山一片云”五字。后有赵公祠及财神庙。林处士墓侧,马菊香墓前,即为冯小青墓。小青薄命,遗憾千秋。西湖胜景,春花秋月皆为赏心悦目之行乐地,但小青葬孤山,遂与西湖另辟一凄凉境界。读其诗如:“新妆竟与画图争,知在昭阳第几名?瘦影自怜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其哀怨悲婉,我欲为小青大哭。但我今日能凭吊孤冢,怀想美人在夕阳青紫之间者,抑天之不成就小青于当时,正成就小青于千古。
杨庄为前清杨士琦的别业,现属严姓,风景殊佳,有眷属在内。在客厅稍息吃茶后,遂到西泠印社,内祀丁敬,为印学浙派所宗,丁仁叶铭吴隐王寿琪所创立;内有假山小池,结构精巧。由草径中看见石上镌有“清心佳境”四字,遍植修篁,上有茅亭。再上为仰贤亭,豁然开朗,风景幽秀;水中有石刊“西泠印社”四字,旁有敬身先生石像,有石碑,上刊:
古极龙泓像,描来影欲流,看碑伸鹤颈,柱杖坐苔矶;
世外隐君子,人间大布衣,似寻蝌蚪文,仓颉庙中题。
(袁枚题)
再进有茅亭,名曰“剔藓”。再上即为“观乐楼”,及“四照阁”,阁上有叶翰仙女史所撰:
面面为情,环水抱山山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