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楚道石传奇之白昼的夺命烈焰 > 第一章(第2页)

第一章(第2页)

“之前答应的,还是说什么也运不进来吗?”

“是,多方设法,就是不行。”

“我再去找二殿下。”

“您都去好几次了……”

“那也要去。”乌世彦把脸转向侍从,“你和所有其他人,从现在开始,重新去紫绶街那边挨家挨户地拜会。”

紫绶街,是天启富人聚集的主要区域。

侍从露出一个苦笑:“我们不会输给大人的,一定全跑到。”

————

演武当天天气不错。

平坦宽阔的校场,土地已经事先被马拉着碾子压得很平,尘土在红色的晨光照耀下,很有活力地翻腾着。百余面由宫人精心织就的锦绣旗帜,被早上的凉风一激,懒洋洋地晃动。在它们的下面,有几十匹精悍的战马安静站着,连尾巴都静止不动,乍看上去还以为是假的。幸好在它们的背上,各自坐着个顶盔贯甲的年轻人,这些人偶尔抬手动动头盔,还能看出来点儿活气——光盔甲就有几十斤的重量,沉重的头盔上面因为镶满了各种奢侈的穗子和装饰品,花花绿绿琳琅满目,等套上护面甲以后,脖子几乎动都不能动。在这种情况下,能动动头盔已经是奢侈的极限了。

高高的看台上,有宫人打着黄罗伞盖,幔帐和流苏在两侧垂落,对旁边的视线进行了很好的遮挡。一个面目清矍,但是体格明显过于常人的的老者闭着眼,用手指关节叩面前的桌面,周围的人就屏息凝神地数他的节奏。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等太阳的金色光芒穿透身后的宫殿阴影,射过来的一刹那,老人把眼睛睁开了。他冲旁边的侍从点点头,低声说了句什么。侍从机灵地点完头,一步跨前,对着刚才那些静悄悄的战马和年轻人们高声说道:

“陛下口谕,此次演武,不拘身份,只要场边之人,有意者均可下场。胜者赏原地三级,土地千顷!”

一语既出,场下**了起来。坐在马上的人们显得有些不安,他们有的人立刻开始交头接耳。在他们的正中间,有一匹个头高出别的马一块的黑色骏马,在它之上的骑士倒是显得比较镇静,没有说一句话。他的披风、盔甲和武器乃至于马鞍,都是非常沉闷的黑灰两色,与周围人五色斑斓的彩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夜晚一般的护面甲把他绝大部分面孔都遮盖起来,只露出两只稍微显得疲倦的眼睛,看上去,黑色的眼珠比一般人来的都要小,不过因为一直眯着眼,并不显得突兀。

他忽然伸手拍了拍马耳,马毛茸茸的耳朵灵巧地打转,随后黑马喷了个响鼻,扬起了头,它脖子下面的一块白斑,在晨光下特别扎眼。

看台上坐在文帝旁边的,有很多衣着楚楚的贵族。其中距离文帝最近的是几个年轻男子,小者十余岁,大者不过二十五六。他们看到黑衣骑士的动作,有一个坐在正中间,衣服白的耀眼的男子笑了。他碰碰旁边的另一个,说:

“皇兄要不给面子了。”

听他讲话的人是一袭紫袍,淡青色冠,眉目看上去只有十七八岁,听了这话面带疑惑:

“二哥你的意思是……”

穿白的这位,正是二皇子翼王白炬。他有一张刀削般的面孔,所有的线条都透着凌厉,但是过于浓厚的粉把这些棱角都掩盖了起来,再加上时下在贵族中间流行的暗紫色眼影,跟他原本的男子气概掺杂在一起,显得说不出来的矫揉造作。他把手中的折扇打开,玩味上面的写意兰花:

“大哥拍马头,是提醒他的驭风,要见血。”

“真的?”紫袍人还不太相信,“这么长时间以来,我怎么没发现?”

二皇子扬起刻意修过的眉毛,露出一脸轻佻的笑容:

“你才认识大哥几年?没见过的多了去了。”

“场下应该没人敢上来吧?”

“血气之勇,会有傻瓜蛋吃饱了撑着上来的。”白炬把扇子合上,“这么多年没见血,我们的皇长兄,可是寂寞的很哪。”

坐在旁边一直聆听他们对话的,还有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穿着一身绿衣,面上稚气还未脱,忽而大声插话道:

“大哥一定会赢的!”

翼王脸上的冷笑更加明显,不无挖苦地回应道:

“小九,一会儿大哥上了场,你可得卖点儿力气喊,不然你兴奋了半天,人家还不知道呢。”

周围的人都听出了话外之音,但是只有一半左右的人配合着笑了起来。绿衣少年没笑,只是瞪大了一双眼睛,攥着拳头看向场中。现在所有的马都离开了旗杆附近的位置,开始在旁边的场地上来回逡巡,各自做着战斗准备。唯有黑马载着它的主人,只是用蹄子刨了刨地,依然保持半静止的状态。

正式进入夏天以后,天启城变得很热。每天很早就天亮,没过几个时辰太阳光就跟把地上晒得跟烤箱似的。等到了正午,连铺的石头都会闪着刺眼的反光,人要是穿廉价的鞋子,走在街上能给烫得直蹦。赶上阴天的话还稍好,但是因为湿气不小的缘故,又觉得闷燥难安。这种漫长的夏季在天启得持续好几个月,每年都会有穷人和老人死在酷热的天气之中。一到这个时节,有司衙门就会设置临时招募的埋尸人,在天亮之前满大街转悠,见到倒毙的死尸就扔上车去,拖到郊外掩埋。

所以为了不被热到,文帝喜欢在早上召集演武会。这种活动除了能够增加皇子大臣们之间的感情互动之外,还可以有效地检验他们最近到底都在干些什么,最关键的是,可以在每天为了国计民生烦恼之际,添点儿消遣。规则很简单,皇子们全副武装自愿下场接受挑战,所有其他贵族有愿上场者一概进场,赢了有赏,还能顺道升职,输了也没什么损失。

演武每年都会举行,而随着时间推移,日益像一场接一场的表演。皇子们和贵族子弟间一团和气的你来我往,与其说是格斗还不如说是交流感情。

但是允许场边之人,甚至随便哪个平民都可以上场这种规定,今年还是头一次听说。在太平盛世的今天,虽然不是人人都买得起马,但是从黑市交易的活跃来看,战马流入民间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如果有平民买齐了全部装备下场的话,仅从外表与贵族们没什么分别。实际上,随着文帝在位时间的推移,新一代出生的年轻贵族,热衷于上马演武的人越来越少,一百个人中,大概只有二十个左右愿意把作战当作体育锻炼,而他们中间,又只有五个左右对实战有偏好,在五个人里,能保证对战获胜的,连一个人都不到。相反,在平民中间,因为涌现出相当多的新锐富人,支付的起马匹和武器的价钱,再加上为数不少退伍下来的武艺教练滞留天启,民间习武渐成风气,故而倒有不少好手在市井中藏龙卧虎,甚至还有话本流传,歌颂他们行侠仗义的事迹。这些事情,贵族们中间都有耳闻,不过他们多数都不当回事——平民再厉害,犯得着跟贵族们过不去吗?抢男霸女这种过时的爱好,早就不流行了。要知道盛产美貌和帅气的阶层,正是无数贵人,老百姓连穿件彩色的衣服都没戏,能好看到哪里去?

矫饰之风横行,连男人都修眉抹粉,已经成为百分之五十以上贵族们的共识。这些人,是不可能站在演武场上的。他们珍贵的身体,只能用来踩高屐,挽长袖,佩高冠,行走飘飘欲仙,用作其他方面就未免太可惜了。

有人猜想,文帝也许正是为了矫正这种风气,才允许平民参加演武。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至少有一个人,可以让上面不必担心平民让贵族失了面子。他就是文帝的第一个儿子,被人称作大殿下的麒王白猊。

如果走在大街上,人们很容易认出麒王,他从来不穿彩色的衣服,甚至包括白色,永远都是黑和灰,如果有金属配饰,包括盔甲,都会擦的异常雪亮,一尘不染,在日光下反射出阴沉的光芒。连他的马和旗帜也是黑色,走在街上有如一团凌厉的夜雾,不但锐利,而且安静。没人听过他的马叫,他手下的士兵也沉默到令人胆寒。傍晚收摊的时候,普通人无意中一扭头,却恍然发现大殿下带着人从身边疾风般经过,只留下一团黑色的背影。还曾经有人因此吓昏过去,一时传为奇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