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一个小孩会在这种状况下说没有还。我们不能期望小孩会承认自己偷窃。
“不久之后,老师发现班上很多同学都从卡尔那边拿到了新玩具,有些人还拿到了钱。”
他试图收买老师和同学的行为,让我们不得不下此结论:他觉得自己缺乏关爱和赏识。他行为不端,是个问题儿童,而且被当成遭到抛弃与排挤的人对待,这些都不令人意外,但我们必须体认到,对卡尔来说这都印证了他人生的核心命题:“其他人得到比较多疼爱。”
“老师说他的母亲被请到学校。针对钱的来历撒了许多谎之后,卡尔最后坦承自己是在一位阿姨到家里拜访时偷拿的。”
碰到这种状况,老师在调查时必须很有技巧。先找母亲来谈一谈,不让其他小孩知道卡尔行窃的事实,这个策略很有智慧。
“两岁以前,卡尔是个正常、健康的小孩。两岁过后他就显得有些脆弱。他每天会要求离开教室好几次。母亲带他去找医师检查,但目前为止都没有肾脏方面的问题。他经常在学校**。”
这些事实再次显示卡尔希望能在班上得到老师的注意。收买老师和同学不管用,他就开始**。
“出生之后,他每天晚上都尿床。”
假如这个信息属实,我们就能确定母亲并未善尽职责,没有好好教卡尔保持干净整洁。
“尿床的处罚是不准吃甜点,但这个策略一点用也没有。他有六个月都没吃甜点。爸妈答应他,如果他连续一个礼拜不尿床,就能拿到二十五美分,但他还是每晚尿床。”
假如他的行为模式是为了获得母亲的注意,那这些办法都不可能让他停止尿床,毕竟尿床是对抗母亲的重要利器。他怎么能不尿床?卡尔的目的是获得无谓的优越感:成为注意力的焦点。他必须遵照这项模式,假如某个方法行不通,他会更努力靠其他方式来博取注意力。不让卡尔吃甜点,只会加强他对糖果的渴望。母亲用强迫的方式来阻止卡尔尿床,其实只会让他觉得更丢脸、更羞辱。卡尔已经不抱希望,不觉得自己能从家人身上获得正当的赏识,但他还是知道如何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
“他曾经得过流行性腮腺炎(mumps),先前百日咳的情况也很严重。两年前他的胃出问题,严格控管饮食长达一年,此后就再也没有其他困扰。”
小孩的胃病严重到要节食一年,这种情况并不寻常。禁食甜点使控制饮食的状况雪上加霜,他的境况实在非常值得观察。
“他最早的记忆,是两岁时将母亲的成套梳妆用具丢到窗外。街上的男孩把东西捡回家。‘因为年纪太小,所以我没被处罚。’”
管教不当的小孩,在觉得大人不够纵容自己的时候,将物品往窗外丢,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在另一个我所知的案例中,男孩有个小他几岁的妹妹,他也会把家中所有触手可及的物品都丢出窗外。他因为这种不当行为遭到处罚,最后发展出焦虑精神官能症(Ayneurosis)。这种焦虑精神官能症的核心是他害怕自己会把东西扔出窗外,因此整天哭个不停。男孩找到另一种方法,利用这种夸大的恐惧来吸引注意力,再次成为调皮、撒野的孩子。
处罚这种孩童,只会让他的状况越来越严重,因为他并未真正了解自己的处境。假如问他在家中是不是被忽视或歧视,他通常会说:“没有。”但观察之下,就会发现他的举动和行为仿佛是在诉说:“注意看我,看得更仔细一点。”说谎、**、偷窃和尿床,这都是孩童在潜意识中使用的手段,因为他想获得大家的关注,害怕被忽略。
卡尔最早的记忆与处罚相关,这点也非常值得留意。他似乎是想说自己曾经能免于受罚,但现在如果有相同的行为就会被责罚。我们也知道有些孩子真的不反对被打。殴打他们的时候,他们只对自己说:“下次一定要更精明狡猾,不被别人发现。”这简直是让孩子未来成为罪犯的最佳训练。我们担心这种现象正发生在眼前的个案身上。
“他的抱负是当医生。他的大姐之后会成为护理师,他想跟她在同一家医院上班。”
他真正的野心是付出最少的努力,赢过所有人。而当医生的梦想,则是他让抱负具体化的方式。由于他之前体弱多病,吃了不少苦,加上他母亲之前也曾在医院工作,我们能想象对他来说,医生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不仅如此,他希望自己至少能跟大姐平起平坐,而且他也早就知道在医院中,医生的地位比护理师还高。这就是次子努力奋斗想超越长女的典型案例。这是个非常简单且再寻常不过的个案,但卡尔一路以来所做的准备工作特别差。卡尔目前显然处于守备状态,我们必须通过辅导治疗,来让他觉得自己和兄弟姐妹是平等的,觉得自己未被家人贬低。为了达成此目标,我们要告诉他其实好好表现、守规矩比胡闹捣蛋更能提升他在家中的重要性与意义。
父亲必须学习与孩子培养良善、友好的关系,而不是用磨刀皮带来责罚他。我相信在救世军工作的父亲听得进这番忠告,也认为母亲能被引导到对的方向。当然,辅导与治疗的难度相当高,如果尝试过后发现无法让卡尔的家庭气氛比现在更愉快,母亲灰心丧气,父亲严厉苛刻,爸妈也比较偏爱大姐跟弟弟妹妹,那卡尔或许得被转送到比较适宜的环境中。
我们必须向母亲解释,在哪些情况下卡尔可能会觉得自己被忽视。孩子通常是因为不了解自己的处境而犯错。母亲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家庭成员,因为她比较能轻易让卡尔觉得自己受到重视。我们必须指导卡尔结交朋友,告诉他如果能对别人真心感兴趣、忠诚对待他人,其实是不需要靠收买来赢得别人的心的。通过这个案例,我们能清楚掌握罪犯是在哪一种家庭环境下养成的。直到犯了抢劫案才将男孩视为罪犯,这种做法一点意义也没有,现在就该介入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