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港城大佬,多半是恨娄晓娥入骨的。
但娄氏企业,如今也是港城楼市,唯一招惹不起的势力。
惹了别的地产企业,无非生意受挫,赔钱而已。
惹了女人掌舵的娄氏企业,许多港城知名大佬,纷纷喋血楼市。
喋血的结果,虽说凄惨了一点,但娄氏企业的娄晓娥还是有其底线在的,只是针对那些底子不干净的大佬。
只要商业之路上,一直端端正正,即便对上了娄氏企业,娄晓娥这边也会留一丝生机的。
比如,关口附近的十大产业之外,娄氏企业还建了跟北九龙工业大厦类似的工业园区。
这种工业园区,不仅水电交通齐备,就连申报之类的行政手续,也可以帮你代办。
除了设施完备之外,三年之内如果赔本还不收租金,也是非常吸引港城中小商家的策略。
当然这也是有要求的,生产原料娄氏企业供应,就是入场的条件。
娄氏企业过来之后,先是在大型产业上立了高大的门槛,又团结了港城的中小商家。
一些不上不下的港城大佬,就被孤立了。
想进来,又碍于娄氏设立的门槛,不进来,又抵抗不住新兴市场的低成本**。
许多想要跟当地合作开发项目的大佬,也备受娄氏企业的打压。
人家的合作开发,需要分润,而娄氏企业这边的基础投入,则是无条件的。
无非这边见娄氏企业热忱,没有收取新近才有了名目的土地出让金而已。
在当地看来,土地出让金的额度,是远不及娄氏的基础投入的。
有娄晓娥带领的娄氏企业,上杆子一般的投资,当地这边的不仅没了资金上的压力,也没了前期摸索的耗费。
娄氏企业的投入,可不仅仅是在基础设施之上,随同娄氏企业一同进驻的,还有一批几百人的专业律师、财会、经济师团队,无偿为当地跟港商服务的那种。
娄氏企业的这种上杆子行为,起初也让当地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但几番摸索之后,娄氏企业的根底也就清楚了,除了原本娄家的关系之外,办公室的杜主任,才是娄氏上杆子行为的擘画者。
有了娄氏无条件的支持,以及近乎恐怖的资金量,无论是关口还是宝安、羊城,都成了受益者。
所以这边对港资、外资的态度,也就比原本冷淡了许多。
许多商业套路,在娄氏企业的专业团队面前,也是无所遁形的。
除此之外,没什么正经牌子的经济班,也是免费授课的,只是人员的审批权,娄氏给了当地。
娄氏企业的态度,就是这边的投资态度,这算是港资与外资的共识。
要不是王前进这边不怎么认识外资的人员,今天来的人还会更多。
知道李胜利根底的港城大佬,见做主的是他,心里也就有了明悟。
港城治疫,虽说已经过去了六七年,但港府对中医态度的改变,也是明摆在众大佬面前的。
当年治疫,李胜利虽说没在港城撂下什么狠话,但港城流感之名,以及港城之外的百万死伤,也明确的表明了他的态度。
做事狠辣、不计死伤,就是港城大佬们对李胜利的认知。
当年流感之时,因为港城的中医法案屡次没有被通过,新怡和这边,可是一直挨到鬼佬本土死伤十几万,依旧不发特效药材的。
欧美各国也是一样,新怡和就这么握着治疗流感的特效药材,只要法案不通过,任你死多少人,都不会大批出货的。
当年港城流感,只有中医有特效药,也成了各国研究的重点,只是迄今为止,他们也没找到,石膏的治病原理。
港城这边的民众,当年就是靠着关内过去的免费石膏茶,才以寥寥千数的死伤,渡过了那次劫难。
如今六七年过去,遭难最深的爪哇,至今仍有港城流感肆虐。
想及六五年爪哇做的恶事,港城的大佬们也不难猜测,这些事幕后的推手,就是坐在娄晓娥对面侃侃而谈的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