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护律师试图反驳,但语速明显变快,逻辑出现断裂。
法官最终宣布,该录音证据成立,将作为量刑参考之一。
当天下午,财经新闻头条更新:《任远舟案关键证据落地,声纹技术首度应用于金融犯罪审判》。
晚上七点,沈知微回到酒店。房间灯刚亮,手机就响了。来电显示是程雪阳。
“司法数据库刚刚开放查询。”他说,“你的那份录音文件编号已被列入公共索引。”
“任何人都能查到?”
“任何注册用户都可以申请调阅,需实名认证并说明用途。学术、媒体、监管机构优先。”
“包括陈茂宇?”
“包括他。”
她靠在墙边,闭眼几秒。“这只是一个开始。”
“我知道。”程雪阳说,“但今天,我们赢了一个具体的局。”
她没接话。
窗外城市灯火通明。远处一栋写字楼外墙亮起广告屏,正在播放新能源项目的宣传片。画面里,青海光伏基地的太阳能板连成一片银色海洋。
她睁开眼,走到桌前,打开笔记本。
新建文档,标题写:“声纹证据使用规范建议”。
第一条:禁止用于私人恩怨报复。
第二条:必须配合完整取证链提交。
第三条:司法审核通过后方可复制传播。
她写完前三条,停下。
手指悬在键盘上方。
楼下传来车门关闭的声音。
她没去看。
继续打字:
第四条:所有相关技术人员需签署保密协议。
第五条:建立独立监督小组,成员包括法律、技术与伦理代表。
敲下最后一个句号时,手机又响了。
这次是一条短信。
来自一个未保存的号码。
内容只有七个字:
“我在医院,想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