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看向控方。
程雪阳起身。“我们提交三份附件:第一,原始存储设备的技术鉴定书,证明未被篡改;第二,两名独立声学专家出具的比对意见,确认声纹一致性;第三,录音发生时的会议签到表复印件,证明任远舟本人在场。”
他顿了顿。“此外,我们申请调取当时会议室的空调系统日志。根据物业记录,当日该房间温度异常升高,触发自动通风程序,导致隔音效果下降。这解释了为何外部设备能捕捉到内部声音。”
法官翻阅材料,点头。“异议驳回。证据予以采纳。”
任远舟的手指动了动,捏紧了桌沿。
接下来是质证环节。专家出庭说明声纹识别原理,解释波形特征如何对应个体发音习惯。法官逐一确认无误。
最后,录音当庭播放。
整个法庭安静下来。
任远舟坐在那里,背挺得很直,但额角渗出一点汗。他没看任何人,也没动。
播放结束。法官询问被告是否有话要说。
任远舟开口:“那是演习脚本。我们在模拟危机处理场景。”
“所以您承认声音是您的?”
“是。”
“但内容是虚构的?”
“是。”
程雪阳立即追问:“请问哪家机构提供此类培训?是否有合同或记录?”
对方沉默。
法官宣布休庭十分钟。
期间,沈知微走出法庭透气。走廊尽头站着几个记者,正在低声交谈。看到她,其中一人快步走来。
“沈女士,请问这段录音是不是三年前您母亲病重期间录下的?”
她停下脚步。“不是回答问题的时候。”
“有人说是您利用私人关系非法获取的,您怎么回应?”
“证据合法有效,法院已经认定。”她说完,绕过对方,往回走。
回到座位时,程雪阳正整理文件。他抬头看了她一眼。“他在动摇。”
“还不够。”
“很快就会够了。”
第二次开庭后,公诉人提出补充证据:一份物业维修单,显示事发当天会议室空调系统并无故障报修记录。相反,登记日志显示,该房间在会后两小时才进行例行检查。
这意味着通风系统并未自动开启。
真正的泄露原因,是有人打开了门缝。
而监控显示,那段时间唯一进出的人,是任远舟的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