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薛家和贾府
顺利的情况下,关外和大同能种上番薯的地方都种上,吸纳一百万人口问题不大,到时候两地总人口控制在两百万左右。
关外一百五十万,大同与代州保留五十万,那么这个盘子於贸易不受阻扰就彻底活了。
人口两百万,控制著关外马匹,养活六七万大军不难。
但是到了这等地步,朝廷能容得下?
就算现阶段朝廷腾不出手对付自己,与自己保持和气,但是朝廷只要看到机会,又或者恢復了余力,必然想办法针对大同。
针对大同的方法,朝廷有很多种。
最简单最容易的一种就是阻断贸易,对於朝廷而言只需要一封禁令,哪怕不能做到完全断绝,也能让大同元气大伤,长久后不攻自溃。
何况王信还想要挽救更多的灾民。
为了挽救更多的灾民,最少以一千万为目標,那么恐怕要拿下整个山西才勉强足够,准確的说是维持活著。
直接宣布造反领兵南下。
顺利拿下山西各地,以大同的体量,怎么也得需要两三年来消化,除非採取以战养战的方式,自己是绝对不会採用这种方法的。
而且朝廷也不会坐视,必然全力以赴的应对。
到时候商道断绝,想要安稳的推番薯,开垦荒地,改革分配等都做不到。
南下的代价太大。
无论自己愿不愿意,这个过程里必然会伤亡百万以上的人口,特別是救灾的步骤彻底打乱,许多布局也受到影响,带来的后果更是牵扯到千万以上的灾民。
关外如今十拿九稳,经过这么多年的持续打击,胡患越来越少,根基已经稳固,下一步即將迎来和平稳定大发展的阶段。
那么大同军镇两百万人口不难。
自己可以观望。
等上个三五年,朝廷如果賑灾不力,也是必然如此,因为朝廷这几年就顾不上,或者心有余而力不足,根本无法解决灾民问题,到时候可能局势会更好。
可这种结果也不是自己想要的。
天灾下上千万灾民食不果腹,千里无人烟,滚雪球似的给整个北方造成更大的人祸,这些巨大的灾祸造成的破坏,需要几十年才能恢復。
对於歷史而言,几十年不过是一眨呀。
而对於王信却是他一辈子。
比起重视未来,王信更重视当下。
连当下的人都不重视,说重视未来岂不是可笑?
未来就是重视当下的人。
有因必有果。
而不是有果才有因。
因此搞清楚朝廷当下的局势,摸到朝廷的底牌,那么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採取什么样的方式破局,將会是关键的所在。
没想到陆仲恆没有来,蓝槐先丟了一个问题出来。
“小商號自不用提,而发展到大商號,必然要眾多的人参与,这是咱鼓励的做法。“王信知道蓝槐是个极聪明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