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北麓,魏家庄。
夜色如墨,本该万籁俱寂的山庄却灯火璀璨,笙箫鼓乐之声穿透高墙,飘荡在寒冷的夜空中。
今日是魏家嫡长孙的周岁盛宴,庄内觥筹交错,喧嚣震天。
魏氏宗亲、关中豪绅、乃至。。。
夜深了,拾字庐的灯还亮着。林小禾坐在案前,面前摊开的是最新一卷《言鉴年报》。窗外风声轻响,像是无数低语在树梢间穿行。她抬手揉了揉眉心,目光落在报告末尾一行小字:“本年度全国共记录‘无证言’四十七万三千六百二十九条,其中百分之八十二点三来自未成年人。”
她轻轻合上册子,起身走到屋后那棵老槐树下。树干上刻着一道道浅痕,每一道都代表一个曾在此倾诉过的人。最底下那道,是阿萤留下的,歪歪扭扭写着:“我想活着。”
如今这棵树已被围上白玉栏杆,成了朝圣者默念真话的地方。可林小禾知道,真正的倾听,从来不在仪式里,而在那些无人看见的角落??比如昨夜那个小女孩打来的匿名热线电话。
“姐姐跳楼那天,班主任说她是抑郁症发作……可我亲眼看见三个同学把她推到天台边上的……他们现在还是三好学生。”声音很轻,带着哭腔,却又异常清晰,“我不敢说,因为我爸说说了也没用,还会被报复……可是……可是今天学校又让我写‘感恩教育’作文,我写不出来……”
林小禾当时没有打断她,只是静静听着,直到电话那头传来抽泣声渐渐平息,才低声问:“你想留下名字吗?”
“不。”女孩顿了顿,“但你能记住我说的话吗?”
“记住了。”她说。
而现在,她抬头望着星空,忽然觉得胸口发闷。这些年推行“言鉴体系”,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表面上,人们可以自由发言,情感可验,真假可辨;可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质疑:谁来监督“言鉴官”?谁又能保证算法不被操控?更有激进派宣称:“你们不是让我们说话,是教我们怎么‘正确地’说话!”
争议像野草,在阳光照不到的缝隙里疯长。
次日清晨,一封加急密函送至拾字庐。发件人是西南边陲一所山村小学的校长,信纸泛黄,字迹颤抖:
>“林大人:
>我校三年前接入‘言鉴云平台’,师生均可通过光带上传言论并获得诚信评级。起初一切顺利,孩子们学会分辨谣言,也敢于表达真实想法。
>可三个月前,系统突然自动下调我校全体师生的‘可信度评分’,理由不明。自此,我们的申诉、举报、甚至日常教学记录,全被打上‘待验证’标签,无法进入公共信息流。
>更可怕的是,镇上来了几个穿灰袍的人,说是‘语言净化督导组’,要求全校重修‘静思课程’,每日冥想两时辰,并禁止讨论近三年内的任何社会事件。
>昨日,一名五年级学生因在作文中写道‘我爸说政府骗人’,被强制带去‘心理调适中心’。今晨有人看见他回来,眼神空洞,嘴里反复念着‘我没说过那种话’……
>我们的声音出不去了,就像被困在玻璃罩子里喊叫。求您看看我们……哪怕只是一眼。”
林小禾读完,手指微微发颤。这不是孤立事件。过去半年,已有十七个偏远地区上报类似情况??不是技术故障,而是某种新型精神干预网络正在悄然铺展。它不再强迫沉默,而是让你说得出却传不开,听得见却不信你,最终让你自己怀疑:我说的,真的重要吗?
她立刻召集群臣议事。
议政殿内,烛火摇曳。年轻的言使们争执不下。有人主张立即切断全国“言鉴云”主控权限,防止系统被渗透;有人反对,称此举将导致信息混乱,民众恐慌。一位老学士沉声道:“当年归墟中枢覆灭,靠的是人心觉醒。今日若连信任都崩塌,纵有千般手段,亦不过空中楼阁。”
林小禾沉默良久,终于开口:“我要去一趟西南。”
众人皆惊。
“您乃国之柱石,岂能亲涉险地?”
她摇头:“正因为我是柱石,才必须走这一遭。若连我都怕风险而不闻民间疾苦,那这‘言鉴体系’便已背离初衷。”
三日后,她孤身启程,未带仪仗,只披一件旧麻布斗篷,腕上戴着最原始型号的启心环??那是阿萤留给她的遗物,早已不通电,却始终贴肤佩戴。
山路崎岖,越往深处,信号越弱。抵达那所小学时,正值黄昏。校园寂静得反常,操场上空无一人,教室窗户紧闭,唯有广播里循环播放一段柔和女声:“宁静致远,言语如水,宜疏不宜堵……”
校长是个五十多岁的女人,鬓角斑白,见到林小禾时几乎跪下。
“您来了……您终于来了……”她哽咽着,“他们昨晚抓走了最后一个敢发声的老师。他说要写一封信寄给拾字庐,结果凌晨就被拖走了。我们不知道他去哪儿了,只知道今天早上,他的家人收到了一份‘自愿退出教育行业声明’,签名是真的……可他妻子说,那人右手骨折还没好,根本不能写字!”
林小禾走进教室。黑板上残留着半行粉笔字:“为什么我们要忘记?”下面画满了叉号。课桌上堆满统一发放的心理辅导手册,封面印着微笑的脸庞,内页却是空白的??只有扫描特定二维码后,手机才会显示内容。
她掏出便携式解码器连接手机,破解后赫然发现:所有“推荐阅读材料”都在引导一种观念??“过度表达是情绪病,沉默才是修养”。而所谓的“心理健康评估表”,竟包含诸如“你是否经常质疑权威?”“你是否有强烈的倾诉欲?”等选项,勾选两项以上者,系统自动标记为“高风险个体”,建议“介入干预”。
更令人窒息的是,这些内容全都打着“国家教育部认证”的红章。
当晚,她在校长宿舍查阅本地网络日志,终于找到突破口:整个区域的“言鉴云”数据流,竟有一条隐秘通道直通京城某加密服务器。而该服务器的注册单位,赫然是“国民议言庭附属舆情协调局”??一个从未公开编制的机构。
她连夜撰写调查报告,准备通过私人信道发送回京。就在按下发送键的瞬间,电脑屏幕骤然变黑,一行血红色字体缓缓浮现:
**“你以为你在拯救真相?你只是在制造分裂。”**
紧接着,整栋房子断电。门外传来整齐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林小禾迅速销毁设备,从后窗翻出,躲入山林。寒风吹透单衣,她伏在岩石后,听见搜捕队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