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修站在南郑城墙上,仰望星空。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曹操不会坐视他壮大,刘备也不会甘居人后。这场逐鹿天下的棋局,已经进入最关键的阶段。
“大哥,你还记得小时候吗?”身后传来刘芸的声音,“你说过,要做一个让百姓有饭吃、有书读、有安全感的官。现在,你离那个梦想越来越近了。”
刘修微微一笑:“可我也越来越像一个‘卷王’了,是不是?每天处理上百份文书,睡不到四个时辰,连吃饭都在想着战略部署。”
“所以我说??大哥别卷了。”刘芸调皮地眨眨眼,“但既然你都卷成‘汉中祖’了,那就继续卷下去吧。至少,是为了让我们这些人,能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天下。”
刘修怔住,随即哈哈大笑,笑声穿透夜空,惊起一片飞鸟。
远处,一轮明月悄然升起,照亮了巍峨秦岭,也照亮了这条通往未来的漫长征途。
数日后,刘芸一行抵达南阳。她们并未直接进入许都,而是先在城外一处隐秘庄园落脚。此处乃昔日荆州名士黄承彦暗中设立的秘密据点,专门用于传递情报、庇护志士。
当夜,黄承彦亲自接见刘芸,并带来一个重要消息:“日前,司徒赵温密函一封,言及他对曹操专权早已不满,只因势单力薄,不敢轻举妄动。若外界有强力呼应,或可里应外合,发动政变。”
刘芸心中一震:“赵温乃三公之一,地位尊崇,若能联手,确是一步好棋。”
黄承彦提醒道:“但此人谨慎多疑,未必肯轻易相信陌生人。你需要一个契机,让他主动接触你。”
正说着,外面传来敲门声。一名仆人递上一张请帖:明日宛城举办春社诗会,邀请各地才女参加,优胜者将获推荐入许都太学任教。
刘芸眼睛一亮:“这便是契机。”
次日,她以“南阳孤女苏婉”之名参赛。一曲《幽兰操》琴音袅袅,哀而不伤,引得满座惊叹。尤其一句“芳草萋萋掩旧径,孤影悠悠望故园”,道尽乱世流离之苦,令多位仕女潸然泪下。
主评委正是赵温之女赵莹。她亲自邀刘芸相见,交谈甚欢,当场许诺将荐其入太学。
归途中,刘芸故意绕道郊外一座荒庙,在墙缝中留下一枚刻有“汉室复兴”四字的玉佩??那是她母亲遗留之物,也是刘家族徽。
三日后,一名神秘老者悄然造访庄园,自称赵府管家,带来赵温亲笔信:“苏姑娘若真有兴复汉室之志,三更天,城西枯井相见。”
那一夜,月黑风高。枯井旁,赵温颤巍巍握住刘芸的手:“老夫年逾七十,子孙满堂,本可安享余生。但我不能眼睁睁看着刘氏江山毁于权臣之手。告诉我,你们的实力如何?能否真正威胁曹操?”
刘芸正色道:“汉中有精兵十万,粮草充足,民心归附。更有奇才良将云集,不出三年,必可东出武关,直逼洛阳。只待朝中有忠义之士振臂一呼,内外夹攻,大事可成!”
赵温眼中泛起泪光:“好!好!老夫愿为内应。我会联络丁冲、钟繇等旧臣,伺机控制宫门,迎接天子出逃。只盼你们尽快行动!”
约定既定,刘芸迅速将情报加密送往汉中。与此同时,她也开始在许都士林中悄然传播一则流言:“丞相近日常召方士问卜,似有称帝之意。”
起初无人相信,但随着越来越多“证据”浮现??某日曹操竟穿着只有天子才能使用的衮龙袍出席祭祀,又有一名醉酒小吏哭诉亲眼见丞相府深夜演练登基仪仗??谣言愈演愈烈,终于在朝堂掀起轩然大波。
曹操闻讯震怒,下令彻查。然而越是查,人心越慌。就连一向忠心的荀?,也开始频繁称病不朝。
这一边,刘修接到刘芸密报,立即召开军事会议。
“时机已至。”他说,“曹操内部生乱,正是我们出击的最佳时刻。传令魏延、马超,率五万精兵出子午谷,佯攻关中;另命黄忠、魏延偏师袭扰上庸,牵制曹仁兵力。我亲率主力,沿丹水东进,目标??宛城!”
全军振奋,战鼓雷动。
一个月后,战火再度燃起。而这一次,不再是单纯的疆土之争,而是一场关乎正统、信仰与未来秩序的终极较量。
刘修骑在马上,望着前方滚滚江水,轻声说道:“这一仗,不只是为了胜利,更是为了证明??仁义,也可以赢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