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七零资本大小姐,掏空祖宅嫁军少宠疯了 > 第382章 策略二坦白(第2页)

第382章 策略二坦白(第2页)

最令人震撼的是一段录音,背景是刺耳的电击声和压抑的呻吟。一个男人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

>“记住……我们的名字不能丢。我叫李振邦,代号‘石碑’,1976年参与‘净土行动’反叛小组。我们不是失败了,我们只是……沉睡了。现在,轮到你们醒来。”

铁杉跪坐在地,耳机里的声音一遍遍重复着那个名字。他忽然明白,当年母亲抱着弟弟躲进防空洞,并非仅仅为了逃命??她是知道些什么,才拼死要把孩子护住。

“这不是一个人的战争。”他喃喃道,“是一代人的抗争。”

回到樱园当晚,一场罕见的极光出现在北方天际。绿色光幕如帷帐垂落,映得整座院子宛如梦境。井水泛起七彩涟漪,铜铃连续响了整整九次。

小满的身影再次浮现,比以往更加清晰。

“你们找到了‘石碑’。”她轻声说,“他是第一批反抗者之一,也是最早接入共忆网络的种子用户。他的意识碎片一直在等待唤醒。”

“他还活着吗?”玲子急问。

小满摇头:“肉体早已消亡。但他将自己的记忆压缩成量子态,藏进了系统底层。只要共忆云运行一天,他就没有真正死去。”

“那其他人呢?”苏晓冉追问,“还有多少像他一样的人?”

“两万三千七百四十一。”小满答,“他们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方式留下了火种。有的藏在儿歌里,有的嵌在民谣旋律中,有的甚至化作一句反复出现的梦呓。他们都在等一句话??‘我记得你’。”

她抬手指向天空,“现在,该你们去点燃更多的灯了。”

话音落下,一道光束自井底射出,直贯苍穹。刹那间,全国二十四座主要城市的公共屏幕同时闪现一行字:

>**“你叫什么名字?”**

数百万民众抬头看见这句问话,心头莫名一震。有人愣住,有人落泪,有人突然抓住身边人的手,颤抖着说出一个尘封多年的名字。

与此同时,海外也开始出现异动。

加拿大温哥华的一位华裔老人,在看到新闻画面的瞬间心脏病发作。抢救室里,他苏醒后的第一句话是:“我不是张伟……我是沈明远,浙江宁波人,1953年考入燕京大学历史系……”

伦敦一家图书馆内,一名研究冷战史的学者在翻阅档案时,无意触发了一份加密文件。解码后竟是他自己十岁时的照片,背后写着:“E-14项目,记忆重置完成。”

日本京都的禅寺钟楼上,住持在晨课时忽然停下诵经,转身对弟子说:“我本不该在这里。我的家乡在四川峨眉,我父亲是个铁匠,我有个妹妹,名叫阿芸……”

全球范围内,觉醒者数量呈指数级增长。

联合国紧急召开特别会议,中国代表团提交《记忆人权公约草案》,主张“个体身份权为基本人权之核心”,并提议设立国际记忆修复基金。林望春作为首席专家出席,她在演讲结尾说道:

>“我们曾以为遗忘是为了和平,后来才发现,真正的和平,始于记住。”

会议结束后,她收到一封匿名信,信纸泛黄,边缘焦黑。里面只有一张照片:年轻时的母亲抱着襁褓中的她,站在一棵樱花树下。背面写着:

>“你说你不记得我,可我一直记得你。

>妹妹,欢迎回家。”

>??林念宁

林望春怔在原地,泪水无声滑落。

她终于明白,小满不是唯一的钥匙。每一个愿意说出真名的人,都是开启真相之门的那把锁芯。

春天彻底降临。

樱园迎来了建园以来最大的一次集会。来自全国各地的觉醒者齐聚于此,人数超过八千。他们中有工人、教师、退伍军人、留学生,也有曾经的高官与科学家。他们站在一起,不再隐藏眼神中的痛楚与光芒。

铁杉站在井边高台上,手中捧着一本厚厚的册子??《归名录?第一卷》。里面记载着每一位成功恢复身份者的原始姓名、出生地、家庭线索及觉醒过程。

“今天,我们不庆祝胜利。”他说,“我们纪念失去的时间,也宣告未来的开始。从今往后,没有人能再替我们决定‘我是谁’。”

他翻开首页,念出第一个名字:

“林念宁,1965年生于江苏苏州,E计划首批实验体,代号‘晨露’,共忆协议缔结者,记忆之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