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选手退场后,后台重新恢复了那种绷着却克制的气氛。
主持人的声音再次响起,第二位选手被叫上台。
江临舟把节目册夹在手里,靠在墙边,安静听着从舞台前方传来的钢琴声。
第二位选手的开头就明显和刚才不同。
技术也相当扎实,触键沉稳,处理上有明显的学院派训练痕迹,但少了点什么。
没有锋芒。
也没有自己的辨识度。
他把该有的段落处理得一丝不苟,连速度也控制得极稳,只是。。。。。。稳得让人觉得安全过头。
像是一幅被认真临摹的画。好的,却无法记住。
第三位,第四位陆续上台。
有人擅长力度的制造,却在快速段里显得手指僵硬。
有人声音很漂亮,可一遇到需要咬字的段落,就显得含糊。
也有一位试图在抒情段里加入自己的想法,但那想法没有完全站住,像是半路散掉。
水平都不差。
甚至放在很多赛事里,都能算“优秀”。
可是在这里,
在这个被第一位选手点亮天花板的剧院里,
他们的优点被无限放大,
缺点也被无情照在光底下。
每首曲子结束,观众席都会给出礼貌而真诚的掌声。
后台的每位选手也都会微微点头,这是基本的礼节。
但那掌声里已经没有刚才那种“空气震了一下”的感觉。
更像是一种:
“好的,你完成了。”
“不错,下一个。”
一个接一个的表演,把时间推到了中午。
舞台上灯光稳定,幕后工作人员走动的脚步声渐渐有节奏。
评委席有人低头写字,有人抬眼看舞台,有人交换眼神。
而江临舟却越来越清醒。
他能听得出来,
上午这几个人里,没有人真正出来。
技术都好,可没有人做到像第一位那样,把自己的存在压进空气里。
一轮初赛,不是光靠稳就能过去的。
必须要有某种“让我记住你”的东西。
他站在侧台,指尖在裤缝边轻敲。
不是紧张。
而是随着时间,他的精神越来越像被磨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