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大明打工人:我的KPl是拯救世界? > 西山窑火照夜寒(第2页)

西山窑火照夜寒(第2页)

砍伐附近韧性好的树木制作支撑架,利用废弃的砖石和粘土改造窑炉结构,调整通风口的位置和大小……张九九亲自指挥,甚至挽起袖子动手。他现代人的思维和“玉衡”赋予的、对物质能量流动的某种直觉,让他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窑工们起初疑惑,但见他说的在理,干的也在行,渐渐信服,开始积极配合。

赵铁柱则负责安全和警戒,同时用张九九给的些许银钱,请来了附近一个略懂接骨的郎中,给那受伤的窑工诊治。

改造持续了三天。这期间,张九九吃住都在窑场,与窑工们同甘共苦,煤灰沾满了衣袍,双手磨出了水泡。他细致地观察记录着每一个细节,不断微调方案。严世蕃那边的刁难似乎暂时没有延伸到这偏远的西山,或许是没把他这点“小打小闹”放在眼里,或许是还在酝酿更大的风波。

第三天傍晚,改造后的炭窑首次点火。与周围其他窑口浓黑的烟柱不同,这座窑口冒出的烟气明显变淡,颜色发青,这意味着燃烧更充分了。窑内的温度上升得更快,更均匀。

又过了一日,开窑取炭。当那乌黑发亮、块状均匀、几乎没什么杂质的优质煤炭被搬出来时,所有的窑工都围了上来,发出惊叹声。出炭率比以往提高了近三成!而且窑内结构稳固,没有出现任何坍塌迹象!

王管事激动得满脸通红,对着张九九连连作揖:“神了!真是神了!上差真乃神人也!”

成功的消息像风一样在西山各窑口传开。不少窑工和底层管事都偷偷跑来看,眼神里充满了好奇与渴望。张九九没有藏私,将改进的要点公开,鼓励他们在自己负责的窑口尝试。他知道,只有形成规模效应,才能真正撼动现有的僵局,也才能积累起足够的“政绩”资本。

然而,就在张九九初步打开局面,准备借着这股势头,进一步推广改进方案,并尝试利用西山现有的资源,为格物斋弄到一些急需的物料时,麻烦还是找上门了。

这天下午,一队穿着工部服饰的胥吏,在一个穿着绿色官袍、面色冷峻的官员带领下,气势汹汹地直奔张九九所在的窑场而来。那官员,正是工部营缮清吏司的一名主事,姓周。

“何人在此擅改官窑规制?聚众滋事,该当何罪!”周主事一到,便厉声喝道,目光如刀般射向正在与窑工讲解通风原理的张九九。

王管事吓得腿肚子发软,连忙上前解释:“周……周主事,这位是宫里的张……张先生,是在帮我们改进窑炉,你看这出炭……”

“改进?”周主事冷笑一声,打断他,“官窑规制,乃工部所定,岂容外人擅动?尔等私自改动,若是引发更大事故,或是影响了皇城供炭,谁担待得起?”他根本不看出炭成果,直接扣下大帽子。他显然是得到了某些人的授意,专门来搅局的。

张九九心知来者不善,平静地走上前:“周主事,改进窑炉,是为提高效能,减少事故,于公于私,皆有好处。事实胜于雄辩,此窑出炭质量与数量,皆有提升……”

“哼,巧言令色!”周主事不屑一顾,“谁知你是不是用了什么邪法,暂时提升了出炭,却损了窑基,坏了地脉风水?西山煤务,关乎京畿命脉,岂能儿戏!来人,将此窑封了!相关人等,带回部里讯问!”

他身后的胥吏如狼似虎地就要上前。

赵铁柱一步跨出,挡在张九九身前,手按刀柄,眼神冰冷:“谁敢!”

气氛瞬间剑拔弩张。

张九九看着周主事那有恃无恐的脸,知道今日难以善了。工部出面,名正言顺,若硬抗,只会授人以柄。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只见一名穿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锦衣卫,骑马飞驰而至,勒马停在场中,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张九九身上,朗声道:

“张斋长,陛下口谕,召你即刻入西苑见驾!”

所有人都是一愣。

那锦衣卫继续道,声音清晰地传遍全场:“陛下闻西山炭窑有异动,特命我等前来查看,并召张斋长回禀‘格物’进展!”

周主事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之极。皇帝竟然直接插手过问这等“小事”?而且还特意提到了“格物”进展?

张九九心中也是波澜起伏。皇帝的消息何其灵通!这召见,是福是祸?是因为他成功改进了炭窑?还是因为……他私自行动,惹来了皇帝的不快?抑或是,西山这潭水下,还有他未曾察觉的、连皇帝都关注的东西?

他深吸一口气,对着那锦衣卫拱手:“臣,遵旨。”

然后,他看了一眼面色铁青的周主事,又看了看周围那些眼神中重新燃起希望的窑工,心中明白,西山这把火,算是烧起来了,但也彻底将他卷入了更复杂的漩涡中心。

皇帝急召,所为何来?等待他的,是赏识,还是雷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