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19世纪纽约先富带姐妹后富攻略 > 守护阿姨(第2页)

守护阿姨(第2页)

接下来是赐予教名的环节。牧师低头看着怀中的婴儿,声音变得更加柔和而庄重。

「依照她母亲与外祖母的意愿,并得到教会的接纳,我们赐予这个孩子教名——『希望』。」

「希望」。它不是来自圣经中某个具体的人物,却蕴含着比许多古老名字更直接、更坚韧的期盼。米芙听到身边有人发出轻微的、赞同的声音。在这个相对封闭的黑人社区里,「希望」是最珍贵的东西。

仪式接近尾声,教会依照传统,为新生儿准备了一份礼物。一位女执事走上前,将一个用蓝色丝带系好的小包裹递给露丝。里面是一本皮面烫金的小开本《新约圣经》,以及一块边缘绣着精细白色雏菊的亚麻手帕,手帕的一角,用蓝色的丝线绣着「希望」这个名字。

「这本圣经,将指引她未来的道路。这块手帕,愿拭去她成长中的泪水,陪伴她经历生命的喜悦。」牧师说道。

米芙注意到,在襁褓外侧,婴儿的外祖母为她系上了一根细细的、编织着复杂图案的红色丝线。她知道,这是社区里一些老人保留的传统,一种源自遥远非洲的守护符号,象征着祖先的护佑与族群的延续。它静静地挂在那里,与基督教的仪式并行不悖,共同守护着这个新生的生命。

洗礼仪式在众人齐唱的赞美诗中结束。歌声不算特别优美,却充满了真诚的力量,回荡在教堂的每一个角落。

仪式结束后,妇人们并没有立刻散去。而是围拢到露丝和她的母亲身边,陪着她们慢慢走回不远处的家。

在这里还有另外一场仪式要举行。

大家先是送上早已准备好的小礼物。半新的婴儿衣物、自制的果酱、柔软的手织小袜子。露丝的母亲一遍遍道谢,把礼物仔细收好。

小小的客厅很快坐满了人。米芙的母亲走到房间中央,轻轻拍了拍手。

「好了,姐妹们,门已经关上了,现在这里都是我们自己人。」她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熟悉的面孔,声音清晰有力,「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不只是为了庆祝希望的洗礼,更是要给她一个任何外界都给不了的承诺。」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她。她从口袋里取出一张对折的厚纸,小心地展开。

「这是我们组织扎根社区的传统,」她看向露丝,「如果你愿意,我们十五位姐妹愿意成为希望的『守护阿姨』。」

露丝抱紧怀中的婴儿,眼眶微微发红,用力点头。

「但是有个条件,你需要像你母亲一样,加入组织,为组织贡献。」

露丝更加用力的点头

米芙母亲转向在场的妇女们。「虽然我们事先都已说好,但现在,还请每一位愿意的人,都在这张盟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这是我们给希望的承诺,在她成长成大女孩的过程中,我们都会在。」

「我先来。」莉娜第一个站起来,走到桌前。

莉娜签完字,把纸张递给身旁的妇人。大家就这样依次传递纸笔,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米芙母亲将签满名字的盟约递给露丝。「收好它,露丝。这上面每一个名字,都代表一个可以依靠的怀抱。希望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我们每个人都能帮一把手。」

露丝用微微发抖的手接过盟约,感激地说不出话来。她怀中的婴儿恰在此时发出轻轻的咿呀声,仿佛在回应这份沉甸甸的承诺。

米芙母亲轻轻拥抱了露丝,然后转向众人:「让我们欢迎希望,正式成为我们大家庭的一员。」

米芙站在门边,跟随众人鼓掌。

她想起《传道书》中的箴言:日光之下,并无新事。黑人与白人面对的生老病死、养育后代,这些生命本质的课题何其相似。此刻她确信,阳光之下的悲喜本就相通。然而现实却是割裂的。在这个房间里,黑人社区展现出强大的自我组织能力。若是没有白人的世界,黑人自然能解决自己的问题,甚至可能解决得更好。可一旦踏出这个社区,无处不在的白人世界就如同一道无形的墙,将黑人与这个国家的联系撕裂瓦解。好似黑人不被这个国家真正需要、只是被容忍的一部分。每个黑人终其一生都要通过白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在既做黑人,又做美国人的双重身份间寻求平衡,却不得不一次次面对撕裂的痛楚。

更残酷的是,黑人不会自动变白,黑人的孩子还是黑人。这个无法改变的事实,让米芙意识到: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消除差异!

……

妇女们围拢过来,轮流轻轻抚摸婴儿的脸颊,或是在她的小被子上留下祝福的轻抚。没有繁复的流程,没有华丽的辞藻,但这个简单仪式承载的重量,每个人都感受得到。

米芙也上前,轻轻捏了捏希望的小手,她看着襁褓中的希望,露出了灿烂的笑。

当最后一位妇女回到座位,米芙母亲轻声说:「刚好借这个时间,我们在布鲁克林的核心成员都在,我们布置下圣诞节前的工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