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承认,龙国在强力神经直驱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速度和同步率优势,但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强调的战略差异!”
“这种激进的神经直驱路线,虽然在地面演示中看起来很炫酷,但无法进入太空奥斯汀在发表完讲话后,还私下联繫了拉吉夫,拉吉夫倒是很吃他这一套,表示只要对方履行责任,那么他们也就可以继续合作。
不过比尔等人还是得待在他们那里。
奥斯汀无计可施,最后只能答应。
他认为拉吉夫为了和他们继续合作,不可能做出伤害比尔等人的事。
比起这个,他更担心比尔等人的食品安全。
另一边,龙国。
卫宏正在观看奥斯汀的发言。
他吶吶自语道:“果然不能相信丑国人,我还以为丑国人吃错药了帮我们澄清流言,原来是想趁机打压我们。”
“看来丑国人看到哈尔王子那段视频,就已经知道我们在生物神经接口上取得了代际领先,他们既无法承认自已落后,也无法在短时间內追赶。”
“不过,这也在我们的预料之中,哈尔王子可算是帮我们把丑国人的底牌给测出来了“他们把我们的意识同频贬低为高风险,就是要將技术竞爭从速度和精度,转移到安全和可靠这个他们自翊占优的领域,他们想用宇航级標准来给我们设置壁垒,並藉此將他们的x1液压平台,强行锚定为月球合作的技术基石。”
“可以啊,就这么玩。”
卫宏懒得去理丑国人,因为他目前手里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目前我们距离登月建造月球基地还差最关键的几步。”
卫宏拿起一份名为《深空高速数据链与量子密钥分发》的报告,手指点在上面的一张架构图上。
“传统的无线电和微波通信,在数十万公里的地月距离上,延迟和衰减是无法避免的,但別人不知道的是,我们已经绕开了这条路线。”
他隨后翻开第二份报告,这是关於月球基地长期能源供应的。
“我们的小型模块化核裂变反应堆,已经通过了地面试验,它的关键在於高度的模块化和无人化安装,它设计成一个自沉降、自铺设的单元,通过意识同频进行远程、零失误的启动和功率调节。”
“这种反应堆能提供持续数千瓦到数十千瓦的稳定热能和电能,確保基地在极夜期间的温度、生命支持和工业运行不受影响,而且,它的远程操控性极高,完美契合了无人建造阶段的需求。”
他瀏览著桌上十多份报告,翻到了一份让他头疼的。
“月球基地生存舱研发有了结果,但是他们之后要进行测试,需要一台测试机器。”
他拿起报告,翻到了一页关於测试环境与设备需求的章节,里面的分析清楚地解释了为什么现有的设备无法满足要求:
“我们目前的月球环境模擬舱,主要是为工程材料和设备结构的极端温差与真空测试准备的,它的核心功能是模擬月球环境的物理特性,例如高真空、-180°c到120°c的温差循环、以及高能粒子辐射。”
“但是,生存舱的测试,核心在於生命周期和生態闭环。”
“现有机器无法模擬长期的生物负载生存舱的设计要求至少能支持四名太空人长达三年的封闭循环,这涉及到空气、水、食物和废弃物之间的复杂代谢压力。”
“我们需要一台测试机器,能够连续、精准地模擬人类太空人的生理数据、代谢產物,並且其生物排放曲线必须与太空人在高压、密闭环境下的真实状態相吻合。”
“这台机器不能是简单的化学泵,它需要具备高保真的生理代谢模擬能力,能够测试生存舱內的植物固碳效率、水循环净化率,以及微生物菌落对人类代谢废物的分解速度。”
“只有精確的、持续的生物负载,才能真正考验生態系统的自我调节和容错能力。”
这种玩意世界上其他地方也没有,製造难度颇大,找谁造呢?
卫宏很快想到了周宇。
周宇不仅仅是人工智慧技术的奠基人,他的天赋在於对复杂系统的理解和解构能力,无论是神经信息流还是物理工程流,他都能迅速找到最优解,如果他亲自设计並监督製造流程,能將周期缩短一半。
此时,远在核心实验室內的周宇,正全神贯注地对著他的神经接口系统进行最后的算法校准。
突然卫宏的加密电话打了进来。
卫宏把他的想法跟周宇一说,周宇有些发憎。
他只通过系统获得了月球基地人类模块化生物舱的图纸,没有获得测试机器的图纸。
妈耶,卫宏真的会给他出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