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涛离开训练基地后,先来到冷库,放下一批物资,然后开车朝钢铁厂驶去。把车停放在办公楼前面的停车场,走进了办公楼,前台服务员看到他都站了起来:“老板好!”
耿涛点头笑了下:“你们好!你们忙你们的,我去看一下娄总”
边说边走进电梯,按下了八楼的按钮,电梯一路直上八楼,耿涛来到娄振华的办公室门口,敲了下门“咚、咚咚”。
“请进!”娄振华的声音从里面传出、
耿涛推门走了进去,看到娄振华正坐在沙发上泡茶,笑著说道:“娄老哥!看上去公司都走上正轨了,您也好像轻鬆了不少。”
娄振华放下手中的紫砂壶,抬眼看向门口,脸上露出爽朗的笑容,指了指对面的沙发:“耿老弟来了,快坐快坐。这不是你把关键的渠道打通了嘛,我这才能腾出空来琢磨点別的。”
说著便提起茶壶,將琥珀色的茶汤注入两个青瓷茶杯,推到耿涛面前,“尝尝今年的新茶,前几天托人从南方带来的,味道还挺正。”
“好!我尝尝,对了!嫂子和晓娥来港岛还习惯吗?”耿涛接过茶杯喝了一口。
娄振华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脸上露出几分欣慰的神色,说道:“她们娘俩啊,刚开始来的时候还有点不適应,毕竟这边的生活节奏和咱们老家不太一样。
不过现在好多了,晓娥在这边报了个绘画班,天天忙著上课、写生,倒是乐在其中。你嫂子呢,可是忙得不行,既要学粤语,又忙著逛街,日子过得也挺充实。”
耿涛听了这话,放下茶杯哈哈一笑:“那敢情好,只要她们娘俩能在这儿扎根,您也能彻底安心搞事业了。说起来,晓娥这孩子打小就喜欢涂涂画画,现在能系统学学,说不定以后还真能在这方面闯出点名堂来。”
娄振华跟著笑起来,眼里满是对女儿的期许:“可不是嘛,她自己也说在这边眼界开阔多了,老师教的东西跟咱们老家不一样,天天回家都有说不完的新鲜事。”说到这里,娄振华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著耿涛。
耿涛抬头见此情形,连忙问道:“怎么啦?老哥!你怎么用这样的眼神看我?”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还有!就是我那宝贝女儿天天在我耳边叨咕你,说来港岛这么长时间了,也没见过你,三天两头闹腾著要去看你!”娄振华醋味十足地说道。
“你说这孩子,以前在家的时候天天缠著我,现在倒好,心思全在你这个叔叔身上了。
昨天晚上吃饭还跟我念叨,说耿叔叔讲的那些港岛的趣事比课本上有意思多了,非要让我找机会带你回家,她好当面听你讲海上的故事呢。”
听到这里,耿涛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用手指著娄振华说道:“你呀!还吃起我的乾醋来了,我真不知道说您什么好了。
晓娥这孩子从小就跟您亲,再说我这肚子里的故事哪有老哥你陪她长大的情谊金贵。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孩子这么念叨,等我这两天把手头的事忙完,就去家里看看她,顺便也尝尝嫂子的谭家菜。
到时候咱们哥俩再好好喝两杯,让她当面给我讲讲在学校学的新本事,我保证把海上那些稀奇古怪的事儿都讲给她听,保管让她听得眼睛发亮。”
喝了口茶,耿涛继续说道:“好了!我们不聊家常了,我出去不少时间了,回来后就来您这,就是想了解一下咱们钢铁厂最近的运营情况,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和困难。我要再不来,呵呵!我估计您又得说我这个老板不称职了。”
“咱们钢铁厂这几个月的生產倒是还算稳定,铁矿石的供应反正有你,就是其他辅料的价格波动得厉害,前阵子联繫的几家供应商都说库存紧张,交货周期也比之前长了不少。
还有就是国內的订单又增加了,我们是不是要考虑增加设备,提升钢產量。”
“不!老哥,我们不能再增加设备了,我们有现在这个產能已经够了,现在可以让工人加班加点干,您不要考虑国內的需求,我们要重点考虑国內的发展方向。
现在国內也在全力发展工业,钢铁是工业的基础,也是国內发展的重点,他们举全国之力发展钢铁工业的话,那是非常快的。
再说有我们的技术支持,等他们发展起来,我们的剩余產能怎么办?
我们应该把发展目標指向特种钢铁,特种钢的市场非常大,我们要提前布局,在这块蛋糕上切下一大块。
特种钢在航空航天、高端装备製造、新能源等领域的需求正逐年攀升,而且技术门槛高,利润空间也比普通钢材大得多。
咱们厂在冶炼技术上有基础,只要引进几条特种钢生產线,再从国外的科研院所挖来相关技术人才,用不了多久就能在这个领域站稳脚跟。
到时候就算国內普通钢铁產能饱和,咱们凭藉特种钢的优势,不仅能避开低价竞爭,还能和那些大型企业形成差异化发展,把市场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而且特种钢的研发投入虽然前期需要不少资金,但一旦形成技术壁垒,就能建立起长期的竞爭优势。
咱们可以先从汽车用高强度特种钢入手,这部分市场需求稳定且增长迅速,等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资本,再逐步向航空航天用超高强度钢、新能源设备用耐蚀钢等更高端的领域拓展。
另外,还得提前和下游的製造企业建立合作关係,了解他们的具体需求,这样咱们生產的特种钢才能更贴合市场,避免出现產品积压的情况。
同时,厂里的老工人技术底子厚,只要稍加培训就能適应新生產线,再配上挖来的技术人才,形成“老带新”的模式,既能保证生產效率,又能快速提升整体技术水平。
这种人才梯队的搭建方式,不仅能降低新人上手的难度,还能让老工人的经验得到传承,避免技术断层。
而且老员工对工厂的生產流程熟悉,在新设备调试和工艺优化时,他们提出的建议往往更贴合实际生產需求,能少走不少弯路。
新引进的技术人才带来前沿的理论和创新思路,与老工人的实践经验相结合,能碰撞出更多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让整个生產团队的战斗力快速提升。”